《青藏高原如何改变世界》阅读答案-刘忠亚
导语:
(摘编自刘忠亚《青藏高原如何改变世界》)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屋脊”说的是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气候寒冷,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
B.“动力作用”指青藏高原阻挡气流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且影响天气。
C.“气泵”形容的是青藏高原形成的低压区不断地吸引周边空气向高原集中。
D.“保育园”指的是青藏高原对冰期动物的起源演化起到了保护培育的作用。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在大约5000万年前总共缩短了至少1500千米,缩短部分的地壳物质被挤得向上隆起,使地壳厚度增加。
B.中国的地势从西向东大致上呈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而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这一系列高原就位于这3级台阶中的中间一级。
C.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不仅分流了影响中国的盛行西风,还阻挡了夏季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和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D.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枢纽,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披毛犀化石,还有喜马拉雅原羊化石等。
3.结合内容,下列关于地壳板块碰撞产生影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促成了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一大片浅海消失,并且严重影响了气候,导致了恐龙的最终灭绝。
B.大致塑造了东亚、东南亚和中亚诸多国家的地形,喜马拉雅等一系列宏伟的山脉也因此形成。
C.改变了很多地区的生态,如使中国南方降雨增多而成为烟雨江南,却使很多同纬度地区形成荒漠。
D.横断山脉因峡谷众多、通行方便,在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成了北方各类生物向南迁徙的重要通道。
4.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进行概括。(4分)
5.这篇科普文章既有严谨性,又有文学性,请举例对此加以分析。(4分)
答
1.(3分)B【解析】错在“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且影响天气”,这是对热力作用的阐释,而且“不同地区出现温度差异”并非动力作用的结果。
2.(3分)D【解析】错在“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枢纽”,过于绝对,“最为重要”偷换概念,原文为“至关重要”。
3.(3分)B【解析】A项“导致”,强加因果。C项“使很多同纬度地区形成荒漠”,无中生有。D项“峡谷众多”于文无据,且原因不全面,还有重要理由为“峡谷中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而且“各类生物”扩大了范围。
4.①青藏高原为中国贡献了美景。②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拥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③影响了中国的地势,使原来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了从西向东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④改变了气候和环境,使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状态发生了翻转。⑤青藏高原曾是冰期动物的“保育园”,塑造了现代生物链,故而对中国现代生物链的形成产生了很大作用。(每点1分,共4分。答出其中四点且意思对即可。)
5.严谨性:①结构思路严谨,全文以总分结构行文,主体部分以青藏高原的起源诞生、对中国地势的影响、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对现代生物演化的影响几个部分分述,逻辑清晰;②语言准确严谨,如“世界上几乎所有海拔超过了7000米的山峰均位于这一山脉中”,数字的使用,体现准确性,修饰和限定词“几乎所有”“均”等的使用,体现了严谨性。文学性:①描写性语句增添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性,如第一段的“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泊、开阔的草原……”;②修辞的运用增添了生动形象的文学性,如“不仅仅只是贡献了美景”的拟人,“充当了冰期动物的‘保育园’”的比喻。(每个方面2分,共4分。每个方面需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