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
导语:
④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要求。这些均与解决老龄社会语言问题、提供语言服务相关。
⑤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
(摘编自黄立鹤《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
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心理健康等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提高老人语言生活质量才能让他们更好安享晚年。
B.多数老年人渴望让自己的语言生活跟上时代,但现实并不乐观,因为他们受到生理老化、方言障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C.基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D.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
2根据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其心理也随之发生改变,有的老人因此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
B.在故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习惯了农村传统的社交方式,在跟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后,可能感到孤独不适。
C.推动老年语言学研究,建设老年语言学学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
D.为了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关爱老人语言生活”的一项是( )(3分)
A.“父母在,不远游",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回乡就业,实现游子和家人的“双向奔赴”。
B.“不怕人老,就怕心老”,文东街道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居民常出户、广交友、多唠嗑。
C.“春蚕不老,夕阳正红”,“银发知播”借助网络平台,面向广大网友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
D.“执着追求,甘于奉献”,上海民营企业家郝捷连续十六年向长宁爱晚亭敬老院捐款捐物。
4.两则都引用了数据,请任选一处说明引用数据的作用。(4分)
5.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研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发展老年语言学的调查报告。请结合内容,概括这份报告的调查内容及相应建议。(4分)
答
1.C(A项“取决于"错误;B项以偏概全,除客观条件外还有主观原因;D项“重中之重”于文无据。)
2.D(“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的目的不是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
3.B(街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人丰富自身的语言生活,体现了对老人语言生活的关爱。)
4.示例一:一第二自然段,引用了关于课题组的调查范围、问卷回收情况和调查对象年龄情况的数据,真实、严谨、科学性强,说明该调查范围广、有效性强、可信度高、针对性强,体现了研究人员的科学精神。
示例二:一第三自然段,引用了课题组关于老年人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的详细数据,科学、直观、有说服力。说明我国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大家关注。
示例三:二第一自然段,引用了2022年末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及占比的相关数据,真实、客观、严谨,有说服力。说明我国老龄化趋势显著,进而说明研究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十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