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老屋的贝大爷阅读答案-史铁生

老屋的贝大爷阅读答案-史铁生

导语:

  夏天的傍晚,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 雨过后,河水涨大几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那才更像一条地地道道的河。长久地看那一 浪推一浪的河水,你会感到一种必然的启示。似乎是这样一个问题:浪与水,它们的区别是 什么呢?浪是水,浪消失了水却还在,浪是什么呢?浪是水的形式,是水的信息,是水的欲 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什么?水是浪的根据,是浪的归宿,是浪 的无穷与永恒吧。

  我听见,贝大爷的收音机里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着这样一句歌词: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在情节安排上颇具特色,主要通过设置“贝大爷与人聊天”“贝大爷呵护三子”两 个场景来刻画人物,凸显主题。

  B.文中三子因为智力因素受到众人嘲笑,但他对此习以为常,麻木不觉;贝大爷对他的默 默守护和其他人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本文结尾写夏天护城河的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浪具备了生死的生命状态,引发了 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凸显了文章主旨。

  D.本文主体情节由对话构成,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叙述情 节更加集中。

  7.对本文标⑥这一段贝大爷的回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贝大爷反复说“枪子儿可是长眼”“枪子儿知道朝哪儿走”“枪子儿绕着你走”等话语,

  作者这样安排意在表现农村出身的贝大爷有着浓厚的迷信思想。

  B.贝大爷回答的语言主要由短句组成,极具口语化色彩,富有生活气息,符合贝大爷的身

  份特征,也生动地再现了他在战场上自我安慰的心理。

  C.这段话中“当官儿的后头督着”“我四周躺下过多少呀”等看似平静的叙述,表现了在

  那个动乱的年代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苦难。

  D.本文结尾有关“浪”与“水”的关系的哲思,与贝大爷的人生经历形成呼应,其实贝大

  爷的从军经历就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浪。

  8.本文集中体现了史铁生对生命本质和最具人性光辉深入思考的主题,本文是如何用贝大爷 的形象来表现这个主题内涵的?请简要概括。(6 分)

  9.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出现了叙事人称的转换,请分别说明并分析其效果。(6 分)

  答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子并没有“麻木不觉”,当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嘲笑他时,他闪出了怒容,猛喊一声“妈了个巴子的,行了吧?!”这表明,他能感受到人们的嘲笑带给他的刺激和伤害,并试图对众人的嘲笑做出抵抗和反击。故选B。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者给贝大爷安排的这些台词,意在表现贝大爷面对人生苦难时的乐观心态和无可奈何的处境中自我安慰的心理,这是贝大爷的乐观坚强的表现,不是“浓厚的迷信思想”。

  故选A。

  8.①贝大爷“平静释怀”的形象,他七十多岁,经历过战争、居住在破旧的老屋,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生命是永恒的存在,它有多种具体的存在形式,我们应该热烈地感受和追求生命的各种形式。

  ②贝大爷“坚强乐观”的形象,他因饥荒而当兵时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回来;表现出作者在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积极态度。

  ③贝大爷“热爱生活”的形象,他劝告三子要坚强活下去和结尾收音机里传出的歌词,表现出作者对生命和未来怀有希望,坚强地活下去的思考。

  ④贝大爷“正直善良”的形象,着力表现出作者对人性光辉的深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关怀是永恒不灭的。

  [6分。任意答出三点可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

  ①第一处是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有利于把读者拉入对话的情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正在贝大爷面前听他的谆谆教诲,更直接地感受贝大爷正直善良、乐观坚强的精神,增强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