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阅读答案-曲波,《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
导语:
栾匪一看座山雕拿的正是他的“先遣图”,惊得目瞪口呆,满脸冒虚汗。
栾匪在七大金刚的狞笑中,呆得像个木鸡一样,死僵的眼睛盯着傲慢的杨子荣。“现在要施尽办法,借匪徒的刀来消灭这个匪徒。”
杨子荣想到这里,便严肃恭敬地把脸转向座山雕,“禀三爷,再有五分钟就要开宴,您的六十大寿,可不能被这条丧家的癞疯狗给扰乱了!”
座山雕把脚一跺,手点着栾匪的脑门骂道:“你这个刁棍,我今天不杀了你,就冲了我的六十大寿!”
七大金刚一看座山雕的杀人信号,齐声喊道:“架出去!”
匪徒们一阵呼喊怪叫,吵成一团,把栾匪像拖死狗一样,拖出威虎厅。
杨子荣随在群匪身后,他边走边喊道:“弟兄们!今天是大年三十,别伤了你们的吉利,不劳驾各位,我来干掉他。你们快摆宴张灯。”
杨子荣把栾匪拉到西南陡沟沿,当当两枪,匪徒倒在地上。杨子荣细细地检查了一番,确信匪徒已死无疑,便一脚把栾匪的尸体,踢进烂石陡沟里。
威虎厅已摆得整整齐齐,匪徒们静等着他这个司宴官。杨子荣笑嘻嘻地踏上司宴官的高大木墩,拿了拿架子,一本正经地喊道:
“三爷就位!”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子荣将百鸡宴安排得十分排场,傍晚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他的布置”,这表明杨子荣具备深入匪巢的精细谨慎的品质。
B.杨子荣突然认出小炉匠时“全身紧张得像块石头”“心沉坠得像灌满了冷铅”,这些描写将英雄塑造成一个更真实的人。
C.当栾匪指出杨子荣是共军,他噗嗤笑、磕烟灰、吐痰、抹嘴等动作,表现的不仅是杨子荣非凡的勇气,更是卓越的智慧。
D.小说两次写座山雕“格格一笑”,加之“把脚一跺,手点着栾匪的脑门骂”等细节,写出威虎山匪首的残暴、狡诈和阴险。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擅长营造环境氛围,“两盏野猪油灯,闪耀着蓝色的光亮”“这群匪魔在静默不语”两句就写出威虎厅里的杀气。
B.小说写杨子荣突逢险敌,舌战栾匪的情节,一波三折,杨子荣采用先发制敌、岔开话题、软硬兼施等手段化险为夷。
C.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杨子荣,将其胆大心细而机智的形象塑造得真实生动。
D.小说从杨子荣安排百鸡宴写起,到宣布开宴收尾,前后呼应,既体现情节的完整性,也暗示剿匪终将取得胜利的主题。
8.小说随着故事的发展,用比喻将栾匪比作“疯狗”“木鸡”“死狗”,请简要分析其效果。(6分)
9.《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请就此节选部分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理解。(6分)
答
6.C。这些动作不能表现其卓越的智慧。
7.A。B项,没有“软”的手段。C项,没有肖像描写。D项,暗示主题是牵强拔高的分析。
8.①塑造了栾匪愚蠢、张狂、无奈、绝望的典型形象,生动鲜活;②表达出作者对笔下人物爱憎分明的感情,使得小说情绪鲜明;③巧妙地表现匪徒命运的变化以及情节的发展,也揭示出匪徒下场。④衬托出主人公杨子荣一步步瓦解栾匪心理,成功化险的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9.①小说故事是杨子荣深入匪巢剿匪,塑造了杨子荣智勇双全的侦查英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其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和革命信念,属于典型的革命题材,符合新的政治思想;②小说选择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叙述,通俗易懂,符合大众阅读心理;③小说注重白描和细节刻画,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扁平化,借鉴的是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