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紧急命令阅读答案-谢志强

紧急命令阅读答案-谢志强

导语:

  紧急命令

  谢志强

  垦区的师政委当年还是个团长,姓林。

  林政委的儿子叫林晋苏,1941年10月生于延安,幼儿期父母不在身边,他被安置在延安第二保育院。保育院里的小孩儿大多跟他的情况相似。

  胡宗南占据了撤空的延安,六岁的林晋苏由组织安排,寄养在小山村的一个农户家里。农户夫妻没有孩子,就把林晋苏当成自家的儿子。国民党军队闻知林晋苏的父母是共产党,就杀了农户夫妻。林晋苏侥幸逃生,开始寻找父母,流浪,讨饭,跟叫花子混在一起。

  “林晋苏”这名字中的“晋”“苏”二字,分别取自父母战斗的地方。他偶然听大人说起他的父亲在晋北,他的母亲在苏州。他边流浪边打听,以为两个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后来,有个老叫花子告诉他,那是两个地方。他打算先去晋北寻找父亲,找到父亲后再找母亲。

  寻找父亲的途中,他不知道,身在晋北的父亲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不知道,母亲也在苏州被叛徒出卖牺牲了。他对父母的形象,没有一点儿印象。

  流浪六个月,他走到了山西汾阳,撞上了打仗。他折回风陵渡,差一点儿走进战场。硝烟散去,他追上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刚打扫完战场,准备转移。

  林晋苏一眼认出军装,是他要找的解放军。找到了解放军部队,他便在部队里找父亲,像在一个家里捉迷藏。

  那是一个营长。营长给了他一个馒头。他还摘了营长的帽子,帽子太大,罩住了他大半个脑袋。一个小叫花子,竟然一点儿也不怕当兵的。营长问,他答。几个来回,营长笑了,说:“我认识你爸爸。”营长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牺牲。部队接到命令,即将奔赴另一场战斗,营长就把他送到团部,团部派人送他到师部,师部又派人送他到纵队司令部。他很自豪,心想父亲那么有名气,肯定是个英雄。

  司令员看着这个在“延安红色摇篮”里成长起来的小男孩儿又黑又瘦,衣衫褴褛,不忍透露他父母已经牺牲的实情。司令员给他洗浴、理发,将一套军装裁小给他穿,可是,他穿上了还是嫌大,仿佛又成了保育院里的小男孩儿。

  司令员考虑到这个烈士的后代寻找父亲的艰难曲折的遭遇,就想让那个营所在的团的林团长当他的父亲。林团长是一员猛将,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

  林团长以为司令员要给他布置战斗任务,可一听到叫他当个孩子的爸爸,立即反对说:“我连老婆还没有呢!”

  司令员说:“这是紧急命令,别跟我讨价还价。你要是不姓林,还没有条件当爹呢!你现在就赶过来报到。”

  林团长策马赶到纵队司令部,一进门就看到了军装和身体不配套的林晋苏。司令员做了个“冲锋”的手势。林团长抱起林晋苏,双手高高地托起,说:“儿子,终于见到你了。”

  林晋苏似乎还不习惯,一个劲儿地躲避林团长亲昵的脸。

  司令员说:“你,来之前,就不知道刮刮胡子?”

  林团长说:“我准备接下来的一场战斗胜利了再刮掉胡子。”

  林晋苏伸出手,摸了摸林团长的胡子,仿佛嫌扎手,又缩了回去。

  林团长放下林晋苏,蹲下,与他面对面,一大一小,两个脑袋齐平。他说:“儿子,说句话,让我听听。”

  林晋苏终于开口,说:“爸,我要参加解放军!”

  林团长说:“我喜欢这个儿子,我俩一起,骑上马,回部队。”

  司令员说:“瞧你这当爹的样子,急个啥?先送小晋苏去解放区小学念书,你是个大老粗,也想叫儿子没文化?”

  林团长向司令员敬了个礼,转身对林晋苏说:“爸爸现在去打仗,你好好去学习。到时候,我去接你。”

  林晋苏举起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爸,保证完成任务。”

  我知道,后来,林政委的儿子毕业于军事学院。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叙写了林政委和林晋苏的有关情况,看似正常平淡实则暗藏玄机,为两人的离奇关系埋下伏笔。

  B.林晋苏找到部队,营长给了他馒头,并帮助他联系团部,是因为营长非常熟悉在当时很有名气的林晋苏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