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王四的故事阅读答案-萧红

王四的故事阅读答案-萧红

导语:

  河上涨水的那天,王四好像又感觉自己是变成和主人家的人一样了。他扛着主人家的包袱,扛着主人家的孩子,把他们送到高岗上去。

  “老四先生……真是个力气人……”他恍恍惚惚地听着人们说的就是他,后来他一留意,那是真的……不只是“四先生”,还说“老四先生”呢!他想:“这是多么被人尊敬啊!”于是他更快地跑着,直到那水涨得比腰还深的时候,他还是在水里面走着。一个下午他也没有停下来。

  主人们说:“四先生,那些零碎东西不必着急去拿它;要拿,明天慢慢地拿……”

  他说:“那怎么行!一夜不是让人偷光了吗?”他又不停地来回地跑着。

  他的手折,不知在什么时候离开了他的荷包,沉到水底去了。他发现了自己的空荷包,他就想:“这算完了。”他就把头顶也淹在水里,那手折是红色的,可是他总也看不到那红色的东西。他说:“这算完了。”

  他站起来,向着高岗走过来。水湿的衣服冰凉地粘住了皮肤。他抖擞着,他感到了异样的寒冷,他看不清那站在高岗上屋前的人们。只听到从那些人们的方向传来的笑声:

  “王四摸鱼回来啦!”“王四摸鱼回来啦!”

  1936年

  (有删改)

  6.下列关于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四虽然每次说话几乎都是“他妈的”打头,但并没有多大恶意,反倒不乏温情,例如对孩子们总是那么慈爱:耳洞里掏铜圆,卖破烂,买糖球等。

  B.文中三次提到王四把下巴抬得很高,集中表现出王四觉得自己跟主人“一家人一样”的心理优越感,这是家中的其他佣人不可匹及的。

  C.文中加点句强调了王四单方面对成为主人家中的一员的渴望,这也是他一直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主人家中的大小事务的精神动力。

  D.小说结尾处写到手折的丢失让王四感觉到“异样的寒冷”,这不仅是他身体的寒凉,更是他精神寄托的彻底崩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一定有变”是行文中一处关键的转折点。少主变心,王四准备离开,手折丢失,都是王四的这一预言预示出来的。

  B.结尾处用反复的手法,强化着人们对王四的看法:摸鱼的王四、让人笑话的王四。这与一直追求身份认同的王四的努力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意味。

  C.文中使用了很多省略号,意蕴丰富。譬如王四向少主提议不用手折的那一部分,就将王四的犹疑与渴盼、少主的刻意与无情充分展现出来了。

  D.行文凸显了各种变换与不变:主人换了,称呼换了,手折也换了好几个;但王四的梦想没变,主人的阶级优越感没变。这其中暗含深意,令人唏嘘。

  8.年老的王四回想自己伐木,当水手,被狗咬等青春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6分)

  9.“手折”这个中心意象凝聚了小说的意蕴与题旨,请结合小说进行具体分析。(6分)

  答

  6.B(第三次提到王四抬下巴是在他有准备离开主人家的心思后,也就是说是在“成为主人家的一员”的幻想破灭之后,所以这一次没有表现出心理优越感,而是真正的自尊心的回归)

  7.A(“都是王四的这一预言预示出来的”分析有误,除了“王四准备离开”是这一预言预示出来的,其他都不是。少主对王四的态度一直没变过,手折丢失是个意外)

  8.①补充人物经历,丰满了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内容。②为下文他想要离开并为此做准备的情节做铺垫。③青春的美好与晚景的可悲、现实的残酷形成对比,渗透着人生的凄凉感,令人领略出无奈、孤独的人生况味。(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9.意蕴:“手折”是王四兑换工钱的折子,是王四被雇佣身份的象征。题旨:①“手折”是严酷的社会等级差异的象征。王四视主人家为自己家,希望取消手折、受到信任,但主人却捍卫着自己的阶级优势,不容王四半点逾越。②“手折”也是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见证。作为身份卑微的仆役,王四善良忠诚,努力劳作,只想争得一个“家人”的身份,可主人只把他当工具。手折的遗失令他连苟且在主人家生存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悲哀。(意蕴2分;题旨4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