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孑孓阅读答案-李路平
导语:
(摘编自张业松《何谓“中国现代散文”》)
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第②段和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对办公室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渲染了开会者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B.文本一的抒写聚焦于“它们”,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在体察外在世界,也是在观照内心世界。
C.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说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
D.文本一借对孑孓的描写感悟,形成一种“纳须弥于芥子”的风格,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7.(3分)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以“无聊的事情”开头,在文中结尾处又写到“无聊的眼睛”,前后照应,足以显见抒情主人公在职场生活中的不得志。
B.文本一第⑨段以隐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描写孑孓被囚禁于瓶身的水所囚禁,借此表现受困的生活。
C.文本一写孑孓成熟后的生命“令人生厌”,且容易在人类的打击下“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感。
D.文本二着意于对“中国现代散文”的探讨,作为学术文章的结束段落,以比较整齐的句式营造出一种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8.(6分)“孑孓”这一形象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6分)文本二提到,现代散文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的产物,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
6.C .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说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但是并没表现出“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
7.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足以显见抒情主人公在职场生活中的不得志”,曲解文意。文章只是借助开会的无聊表现了上班族的无聊和不得自由。
B.没有“夸张”的手法。瓶中的孑孓暗喻、象征某种受困的人生,“囚禁”是拟人。但此段没有运用“夸张”手法。
C.“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感”言过其实,本文此处对孑孓生命脆弱易逝的描写并未“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感”,而是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与忧虑。
故选D。
8.①孑孓是绿萝瓶中的微小生物;②孑孓是受困于瓶中的努力挣扎以求得蜕变的生命个体; ③孑孓是现代社会不得自由的上班族的隐喻和象征。
9.①文本一中的“生命记忆”体现在作者关注到少为人察觉的孑孓,观照生命,记录生命,展现出对生命的感知、思考和抒写;②文本一更深入地思考,通过内心独白表达出对受困的个体生命找寻出口,寻求突破,实现超越的挣扎和努力,体现出“生命扩张”;③文本一促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到当下的生活,从而拓展生命空间,提升生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