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古典文学名著,底本的好坏决定了本子的质量
导语:
新校本校注工作,集中了全国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从1975年开始,冯其庸、李希凡等先后有20多人参加了校注组,校注工作由冯其庸总负责。新校注本工作的顾问是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五位先生。叶圣陶和叶至善先生为新校注本提了不少意见。新校注本的前半部分,叶老还亲自标点、修改。自1982年3月初版以来,它又经历了三次修订,包括正文的修订、校记的修订、注释的修订,无论是标点分段还是一字一词,都经过严谨的审核,可谓精益求精。新校注本倾注了新老两代学人的心血,基本做到每一处修改都有出处、有校勘,这在红学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从而确保了《红楼梦》新校本的学术含量。新校注本设计精美,典雅大气。插图全部出自当代著名《红楼梦》人物画大家戴敦邦先生之手,既为图书增光添彩,又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选自《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1. 依据一,下列对“《红楼梦》版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早的《红楼梦》抄本的流传范围很小。
B. 程甲本《红楼梦》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
C. 程乙本《红楼梦》首次以120回本呈现。
D. 程甲本和程乙本《红楼梦》都流行很久。
2. 依据二,下列对《红楼梦》“新校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庚辰本为底本 B. 现今发行量最大的通行本
C. 后40回沿用程乙本 D. 新时期红学发展成果的标志
3. 依据一和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20回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未经后人删削篡改。
B. 《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在内容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C. 选择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进行比较阅读,更有益处。
D. 了解版本基本知识,有助于《红楼梦》的精细阅读。
4. 请结合及下面“链接”的内容,说说哪一个版本的写法更好,为什么。
【链接】《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玉去看望生病的宝钗,宝钗主动要求看看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宝玉要看看宝钗佩戴的项圈,可巧这时候林黛玉来了。原文如下。
程甲本: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
庚辰本: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
5. 文中说,“新校本”是目前最权威的通行本,请综合内容,简要概括此说法的依据。
【答案】
1. C .“程乙本《红楼梦》首次以120回本呈现”错误。由原文“一直到清乾隆五十六年,经程伟元、高鹗整理,用木活字印刷出版了120回本《红楼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程甲本”可知,首次以120回本呈现的是程甲本,而程乙本是在程甲本出现的第二年才出现的。
2. C .“后40回沿用程乙本”错误。由原文“新校本的后40回仍用程甲本,因为没有其他本子替代”可知,新校本的后40回沿用程甲本。
3. A.“120回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未经后人删削篡改”错误。由原文“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一般认为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的文字更好,程甲本和程乙本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整体文字表述上不如早期抄本好。程甲本特别是程乙本,经过后人整理改动较多,而脂砚斋评本则较少地受到后人的删削篡改,较好地保留了曹雪芹原著的面貌”可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经过了后人的删削篡改。
4. 示例:我喜欢庚辰本的写法。程甲本比庚辰本多出了两个字,一个是“摇摇摆摆”,一个是“摇摇”,两字之差,其意境有天壤之别。《红楼梦》第三回赞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正是林黛玉的“摇摇的走了进来”的生动写照。用“摇摇”,更能写出黛玉的风姿。而“摇摇摆摆”,无法描绘出黛玉的美丽,反而让人生厌。
5. 要点一: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最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
要点二:多位权威专家参与注释;
要点三:注释内容对象适中,繁简得宜,通俗易懂,严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