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青城往事阅读答案

青城往事阅读答案

导语:

  “我们也想过搬走,但政府为了维护城市形象严格限制人口流动。我也想过曝光,但事实是你发再多的帖子也抵不过限流和水军……”讲到这里林音已经有些哽咽。我和路然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无论如何,我们都想不到“碳中和”这三个字竟会这样沉重。

  “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做的限流和反限流模拟吗?”路然突然转过来冷不丁地问我。

  “你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曝光青城!”我立刻反应过来,“学长们正在做网络机器人的研究,请他们一起……”

  也许是向大海里扔了一粒石子,也许是点燃了草原上的星星之火,但至少这世界上会多一些人,知道青城背后的真实。

  尾声

  时隔两年,我和路然再次踏上青城的土地。空气依然清新,比起上次,更多了些烟火气。

  一年前,青城市市长停职接受审查,严苛的禁令被废除,氢能源公交车和太阳能板保留了下来。丢掉了碳中和城市头衔的青城,现在是全国环保示范城市,相比以前,多了人情和温暖。

  林音的父母现在经营着一家小餐馆,天然气限制放松以后经营成本下来了,林音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大有改善。当天晚上,我们一行人,就在林音家的餐馆里吃着烧烤,唱着歌。烧烤炉上升起袅袅青烟,我想,这,才算生活吧!

  (原文有删改)

  6. 关于选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的叙写留给读者以美好的绿色城市形象,奠定了小说全文欢快乐观的感情基调,暗示“双碳”已经实现,表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B. 文章描写的苛政下的青城百姓的生活暗无天日,绿色生态和他们完全无关,让读者看着心酸,更有无奈,发人深省;也为后文的改革埋下了伏笔。

  C. 小说提到青城市市长停职这一情节,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作者意在借此暗示并表达对我国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坚持自我革命的赞许。

  D. 小说尾声描写改革后的青城,是作者对未来“双碳”实现后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期待,体现了作者乐观昂扬的态度。

  7. 下列关于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选文通过近乎神奇的宏大想象,塑造了一个似乎很荒唐、但再读又会发现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社会。表面上写“青城”,实则是借此展开想象,理性分析了苛政带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警示意义。

  B. 文章运用了大篇幅的人物对话,既可以丰富人物形象,也可以通过对话巧妙地暗示出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精细化地理解文章内涵。

  C. 文章在行文过程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科普知识。这使得这篇小说在发人深省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科普价值

  D. 作者以“这,才算生活吧”一句结尾收束全文,意味深长,暗示作者对青城现在真正的绿色生活的赞美。

  8. 小说中出场人物的名字具有深意。试简要分析人物名字背后的意蕴。

  9. 文章中对治国之道的思考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相似之处。请你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谈谈你对治国之道的态度和看法。

  【答案】

  6. A.“暗示‘双碳’已经实现”错,由“青城,作为国家试点的碳中和城市”可知,“双碳”还未实现。

  7. C.“也具有了一定的科普价值”错,小说在行文过程中,蕴含的相关科学科普知识的介绍是为了有力地对青城政府的行为进行揭露,进而引发读者的深思。

  8. ①“林音”代表着林下悠扬之音,和她作为青城市民的身份相吻合;②“路然”蕴含了一种宽广和光彩的意蕴,暗示着改革后青城的勃勃生机、百姓安居乐业;③作者不仅通过人物和对话描写突出主旨情感,还将情感融入了人物姓名中,巧妙地表达了对绿色生态生活的向往和对“双碳”实现的乐观。

  9. ①认为治国需要关注民生(或以人民为中心等答案)并顺应自然。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要关注民生福祉;在关注民生的同时,顺应自然也是必需的。自然规律无法打破,要积极利用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