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秋荷阅读答案-鸿林

秋荷阅读答案-鸿林

导语:

  今晚,村里不知有多少人家也在贴藕饼呢。

  在浸淫着浓浓藕香的夜晚,秋荷美美地做了个梦,她梦见男人全身浸染在混沌的夕阳余晖里,划着小船在离自己不远的荷塘中愈行愈远,总让秋荷追不上。秋荷急了,在高过头顶的田田荷叶中,蹚着齐腰深的水,大声喊着男人的名字拼命追,终于追上了,只见男人笑哈哈地抱出一个面若荷花的粉嘟嘟的小胖娃儿来。

  秋荷的美梦是被嘹亮的军号声唤醒的,醒来时发现身边空落落的,男人早已没了踪影。秋荷慌了,起身追出屋去,跑了几步,复又回身用手帕包了藕饼,匆匆出了门。

  天上阴沉沉的,下着细密雨丝,凉风习习。整个村子人喊马嘶,军号一声比一声紧,一声比一声急,吹得人心里凉飕飕的,直打战儿。村里的乡亲提着篮子把炒黄豆、地瓜干和红辣椒往战士们口袋里塞。红军在晒场上、田塅里、山坡下整好队后,就一队队开出隘口走了。那时谁也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啊,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还会再回来啊。

  秋荷追出了村口,只见当头一杆红旗被山风扯得呼啦啦地响,山路上的红军密密麻麻的,蚂蚁搬家一般正朝北开去。秋荷在迷蒙细雨中手搭凉棚在队伍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发现那些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布军装的红军战士个个都像自己的男人,可又个个都不是自己的男人。村口站满了泪流满面的乡亲。

  秋荷无力地靠在枫树上,枫叶红得出血,纷纷扬扬落了秋荷一身。秋雨打在秋荷的脸上,冰凉,秋荷已分不清是雨还是自己的泪。那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红军队伍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愈行愈远,愈行愈远。藕饼从秋荷无力的手中撒落了一地,香气弥漫了秋荷一身。

  男人没吃到秋荷的藕饼,男人自那天清晨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

  好多年以后,两鬓秋霜的秋荷听儿子说,那个秋雨绵绵、落叶纷纷的清晨从自己眼前走过的队伍踏上的漫漫征途叫长征,她还听说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有三千客家子弟血染湘江。

  (1)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安排故事。请结合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① ② ③ ④

  (2)从全文看,小说第 段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3)自选一个角度(叙述视角、叙事结构、选材方法、语言运用)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作简要赏析。

  (4)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班级开展戏剧创编与表演活动,九 三班想把这篇小说改成短剧,请帮助完成。

  ①短剧的主题音乐选择了歌曲《咱老百姓》(歌词见下),请简要谈谈《秋荷》中的哪些内容与歌曲主题吻合?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满天星/群星簇拥才有那月光明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黄土地/大地浑厚托起那个太阳红……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无边的海/大浪淘沙托起巨轮行

  天大的英雄也来自咱老百姓/树高千尺也要扎根泥土中……

  ②剧尾:万籁俱寂里,远处后龙山红旗遍插,近处是苍松翠柏,夕阳下白发苍苍的秋荷深情地低语……请结合秋荷的身份为她配一段内心独白。(70字以内)

  答案:

  (1)①秋荷去男人的连队给战士们送莲藕

  ②秋荷追赶队伍,给男人送藕饼

  ③男人与秋荷告别,北上长征

  ④男人血染湘江,壮烈牺牲

  (2)这句话描写了莲藕断开的情景,表现了秋荷听说男人要走了时内心的紧张和担忧,藕断丝连体现了秋荷对男人感情的深厚;同时,这一细节也暗示了下文男人血染湘江,壮烈牺牲的不幸结局。

  (3)示例:叙事结构:本文采取双线结构,以秋荷的行动为明线,以男人的行动为暗线,两线交织,不仅赞美了红军战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而且赞美了他们的亲人深明大义、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

  (4)①歌曲表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本文中老百姓让红军住到自己家里、拆下门板让红军用、送藕饼、辣椒等给红军、含泪送别红军等内容都与歌曲主题吻合。

  ②这么多年了,你到底在哪里呀?儿子已长大成人了,他说当年有三千客家子弟血染湘江,不会也有你吧?都怪我那晚睡得太死了,美让你吃上藕饼,是吗?

  【分析】本次记叙了秋荷与男人的故事。秋荷去男人的连队给战士们送莲藕。男人没在;男人回家与秋荷告别,北上抗日;秋荷含泪送别队伍;多年后,秋荷从儿子口中得知男人血染湘江,壮烈牺牲。文章不仅赞美了红军战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而且赞美了他们的亲人深明大义、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