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观象授时”语出《尚书·尧典》

“观象授时”语出《尚书·尧典》

导语:

  (摘编自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

  1.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有史可考的时代开始,天文学和文明相关联,同时和政权关系密切,官方也设有专门负责观象授时的职官。

  B. 如果把龙抬头作为立春节气的标准天象,那么这个标准天象和标准时间的对应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稳定不变。

  C. 在古代,天文学知识是最先进的,是历法制定的准则,掌握了天文学知识的人在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D. 夏代晚期的青铜钺刻绘有用绿松石面的两个同心圆等图像,这些图像是历法的一些内容,是王权的象征。

  2. 根据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一与都谈到了天文和人文的关系,但这两则的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B. 古人对天文与人文之间的固有联系认识得非常早,同时对德行修养有着相应追求。

  C. 随着诚信观念的形成,先民开始认识时间和诚信的关系,产生了时间为信的思想。

  D. 观象授时易产生帝王的权力源于伊授的认知,可以说最早的天文学是政治天文学。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专家一第二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周易·大有》:“火在天上,大有。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此处,“火”即为大火星,是位于苍龙星象中心的授时主星心宿二。

  B. 《夏小正》:“正月:启蛰。 雁北乡。 雉震响。 鱼陟负冰……时有俊风。 寒日涤冻涂……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

  C. 《易经》:“变通莫大乎四时……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D. 古人借星象占卜吉凶,如“景帝三年,天北有赤者如席,长十余丈,或曰赤气,或曰天裂,其后有七国之兵。”

  4.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产生有着主客观因素。请简要说明有哪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国天文学的产生。

  5. 中国古代天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天人关系,即宇宙与人类社会的种种关联的探索。请通过观象授时来分析这种观点。

  【答案】

  1. D 2. C 3. A

  4. ①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产生。通过观象授时辨季节,定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②中国古代的“天命”思想深深影响了早期天文学的出现。“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思想,促使了古代天文学的产生。

  5. ①天文学和王权的关联:通过观象授时实现对整个氏族的统治;

  ②天文学和经济的关联:观象授时会决定农业的生产,观象授时正确与否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③天文学和思想道德的关联:诚信观念源于古人对时间的认识,观象授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信”的思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是王权的象征”错误。中认为,“青铜钺是王的一个权杖,是王权的象征”,“两个同心圆之间还有用十字组成的这种绿松石的图像,外圈一共有十二个,内圈有六个”,只是历法的一些内容,并不是王权的象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随着诚信观念的形成,先民开始认识时间和诚信的关系”错误。结合“于是人们通过这种对时间的长期观测逐渐形成了‘信’的思想,先民以为‘至信如时’(战国行书《恶信之道》),‘天则不言而信’(《礼记· 乐记》),可见时间最能体现‘信’的德行”可知,诚信源于古人对时间的认识。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一第二段主要观点是“文德的产生和观象授时关系密切”。

  A.是指文德的产生和观象授时关系密切。

  B.是说以物候定季节和观象定时的结合。

  C.是指四时形成,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有秩序、有规律变化的认识。

  D.是指借星象占卜吉凶。“观象授时”与“占卜吉凶”是古天文学的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