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的火星(节选)阅读答案-王愿坚
导语: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
……
(1957年11月7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漆黑林子、鸟叫声、风吹叶落之声,小说第二段环境描写所营造的氛围与彭绍明脱离大部队内心的感受相映衬。
B.在彭绍明醒来后,小说插入了其身份介绍和“夜游生活”的背景,这既是故事发展的需要,也丰富了叙述艺术。
C.连指导员这一形象出场不多却意义重大,其遗志成为彭绍明前进的动力,也成为他克服困难、最终成长的精神信仰。
D.身处漆黑树林、遭遇战友牺牲、目睹敌军堵住过江之路,彭绍明回归大部队的渴望因恐惧而变得越来越迫切。
7.本文节选自小说开端,假如后续部分以“在返回苏区路上“为情境,下列最能体现彭绍明作为革命的村野“火星”的情节是(3分)
A.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遇到了围追堵截的敌人,英勇奋战之后光荣牺牲。
B.在返回苏区路上,除了忍受肚子饿、身体受伤之外,彭绍明一路顺利抵达苏区。
C.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路过一个敌军占领的村子,团结村民一起智勇抗敌。
D.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正好遇到另一批“掉队”的战士,结伴顺利抵达苏区。
8.文本虽然只节选了小说一部分,但彭绍明的形象却鲜活、真实,请从“少年”和战士“两个角度简要分析。(4分)
9.有学者评论王愿坚的小说:善于找到有别于他人的新的“独特的角度”。除人物形象独特外,本文中“独特的角度”还有哪些?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D 7.C
8.①“少年”的特征:面对孤独,恐惧、退缩;渴望亲人;②“战士”的特征:斗争经验丰富,孤身在野外生活,娴熟运用武器,与白军周旋。
9.①选材独特:小说通过描写少年战士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现革命战争星火燎原的宏大主题。②叙违方式独特.以少年战士的独特视角叙述故事,既展示其自身的成长,也借其视角传递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③情节推进独特:人物内心的变化与“火星”燎原这个故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情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