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风过核桃坪阅读答案-吴沛

风过核桃坪阅读答案-吴沛

导语:

  到了老熊将羊群引领到更高的岭上去放牧的时候了。朋友立即精神振奋,跑到羊群中东瞅西瞧,几只哺乳期中的母羊围上来舔舐着他的脚踝,像与他特别亲昵。羊群需要人身上汗渍中的食盐,哺乳期中的羊尤其需要。这时,几只羊羔欢快地蹦跃到女主人身边,女主人弯下腰身,用粗糙的手抚摸着这群黑色的生灵,嘴里不停地呼唤着“崽——崽——”尾音拖得很长,这群撒欢的羊羔,仿佛都是她的孩子。

  四野静穆,阳光藏匿在云层之上伸着懒腰。我们跟随着羊群,沿着它们每天往返的羊肠小道,艰难地向山顶爬行,那里是它们的放牧地,但没过多久,我们就已气喘吁吁,只得半途而废。羊群零乱的蹄音与老熊口中的“哐嚯”声,在山风中相互呼应,像一曲和鸣的天籁,悬挂在高天流云之下。

  ④我们目送着那群羊蛇行而去,直到它们翻过山梁,走进了云端。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作者描绘了前往核桃坪的山路之艰险,由此开启下文对核桃坪的介绍。

  B.核桃坪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是并不比其他地方的春天逊色,甚至更加迷人。

  C.作者赞同梭罗的看法,认为植物应该要按照自己的本性,像柴桂一样生长得雍容。

  D.老熊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他瘦弱的躯体中藏着力气,对自然界的事物十分熟悉。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中的“糊涂”体现作者对朋友虽然多次去过核桃坪却不知道地名由来的讽刺与不满。

  B.句子②中木姜籽花的香气仿佛有生命一般让作者难忘,以至于作者感觉自己变成了木姜籽树。

  C.句子③写柴桂与木姜籽被迫到山林深处“隐居”,暗含了作者对人类乱砍滥伐行为的批判。

  D.句子④中,作者将对核桃坪的感情寄寓在他的目送中,情景交融,悠远绵长。

  8.与城郊相比,核桃坪的春天更加清纯,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9.本文标题为“风过核桃坪”,可是文中似乎没有太多写“风”的文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6.C(“像柴桂一样生长得雍容”错。根据原文“雍容抑或猥琐,都是它们的本性,但这种本性,只存在于人心,在植物的字典里,则没有善恶美丑之分”可知,柴桂的“雍容”只是植物的一种本性,并非所有植物都要生长得和柴桂一样。)

  7.A(“讽刺与不满”错。根据原文“在武陵山和大娄山脉,很多地名的表意,与你的想象往往南辕北辙”“倒是我,因心境驳杂,由此少见多怪了”可知,作者并没有对这种“名不副实”的现象有不满,“糊涂”应是作者与朋友玩笑。)

  8.①自然环境:微风吹拂,花香淡淡,天空湛蓝,鸟鸣清丽。②具有彰显植物本性的野趣:木姜籽、柴桂与其他的植物都按照本性肆意生长,给人以深刻启示。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在核桃坪融为一体、和谐共生。(每点2分,答满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中写“风”的有三处,虽然不多,但内涵丰富,三处描写分别是:朋友攀登时肆虐的山风、与木姜籽花的芳香相伴的山风、羊群远去时与蹄音和老熊的喊声相互呼应的山风,可见“山风”是本文的重要物象.②三处山风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中对自然的不同感受:攀登时的山风体现“野性”,与花香相伴的山风体现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与对万物的感知,与蹄音和人声相互呼应的山风则体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又互不打扰干涉的最高境界。③虽然特点各异,但山风都是作者走进自然、领悟自然的重要媒介,作者通过不同状态的山风感悟自然的多面,丰富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