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阅读答案
导语:
“我是一家之长,我不该有我的事要办吗?”
“我也有我的事要办。”
“准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才不能对父亲说,葛朗台小姐!”
“是地地道道的好事,就是不能告诉父亲。”
“起码得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把金子拿出去的吧?”
欧也妮摇头。
葛朗台被女儿气得脸色发白。他跺脚,好不容易找到话说,大声嚷起来:“你这该死的、歹毒的丫头!啊!这丫头要勒死亲爹了!爷爷的刀!要命的是我不能取消你的继承权,要命的桶!”
“她一动不动,眉头也不皱一皱!她比我葛朗台还葛朗台。你起码不会把金子白扔吧。你倒是说呀!”欧也妮瞧着她父亲,那带刺的目光惹恼了他。
“欧也妮,你是在我家,在你父亲家里。你如想继续住下去,就得服从我的命令。”欧也妮垂下了头。
“你在我最心疼的节骨眼上来伤我的心,除非你屈服,否则我再也不想见你。回你房里去吧。不让你出来你就不能出来。仆人会给你送去面包和水的。听见没有?走!”欧也妮抬头,高傲地望了父亲一眼,回到她自己的房里去了。
(摘编自巴尔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
文本二:
如果说司汤达拉开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序幕,那么巴尔扎克则把它推向了高潮。在巴尔扎克看来,要描写整个社会的风俗史,势必要描绘众多的人物和场面。他精辟地阐述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基本原则:从现实出发,广泛地概括社会生活,突出典型性的大事件,刻画性格,通过千殊万类的典型塑造来综合反映整个时代各阶层的生活风尚和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展现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以他流传最广的《欧也妮 葛朗台》为例,小说的故事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就家庭范围而言,其惨烈的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摘编自李群英《巴尔扎克与曹雪芹创作思想比较论》)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也妮把“一个可怜姑娘的积蓄”全部给了她的堂弟。心中有“爱”,她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心灵更加美好,品格更加高尚。
B.小说描写葛朗台太太听说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她的堂弟,吓坏了,并且无计可施,主要是为了说明她是一个胆小怕事、毫无主见、没有家庭地位的可怜女人。
C.“他扑上去吼道”中的“扑”和“吼”等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葛朗台冷酷无情、爱财如命的形象,揭露出他眼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当葛朗台太太受到惊吓被送上楼,葛朗台虽然独自留在客厅,但并没有想着他太太的病,想着亲情,而是想着“金子哪里去了”。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司汤达拉开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序幕,但是巴尔扎克把它推向了高潮,无疑,后者比前者更有文学才华。
B.巴尔扎克认为,不描绘众多的人物和场面,就不能描写整个社会的风俗史。这促使他精辟地阐述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基本原则。
C.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写作原则中,事件要典型,如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要典型,如刻画性格,通过千殊万类的典型塑造。
D.《欧也妮 葛朗台》的故事虽然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但就家庭范围而言,惨烈程度上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3)文本一中,以葛朗台父女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4)文本二指出,“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请结合文本一内容对此句话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B
(2)D
(3)①故事情节层面:小说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交代与叙述,使情节更集中,更简洁。
②人物形象层面:通过人物的对话,成功刻画了一个内心空虚、视财如命、唯利是图、缺乏亲情的守财奴形象。
③主旨倾向层面:小说描写父女之间因金钱而翻脸的情节表明了金钱毁灭人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实质,同时揭露了资本家冷酷、自私、逐利的本性,以及资本“嗜血”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