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李如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6. B(原文中是“吴惟忠中炮伤胸,犹奋呼督战”,而并非李如松。)
7.⑴李如松等佯装攻打北关诱惑敌人,而暗中派精兵袭击南关;攻克了宁夏之后,拜自己杀死叛党刘东,请求免去死罪。(“佯”“潜”“贷”三字各1分,译对大意给2分。)
⑵参谋李应试说:“藉助沈惟敬欺骗倭寇说给他们封赏,而暗中偷袭他们,这是条妙计呀。”李如松认为他说的对。(“藉”“绐”“然”三字各1分,译对大意给2分。)
译文:
李如松,字子茂,是李成梁的长子。因父亲的功劳担任都指挥同知,充任宁速伯的侍卫官。骁勇果决作战勇敢,从小跟随父亲熟悉兵法。
万历十五年,又以总兵官的身份镇守宣府。巡抚许守谦检阅军队训练,李如松把座位搬去与他并列。参政王学书让他下去,说话互不相让,几乎要动起手来。巡按御史王之栋因此弹劾李如松骄傲专横,并且诋毁王学书,皇帝因此剥夺了两人的俸禄。
二十年,拜在宁夏反叛,御史梅国桢推荐李如松有大将的才干,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樟都是年少的英杰,应该派他们讨伐叛贼。六月抵达宁夏。李如松因为权势已经很大了,不想接受总督的节制,办事总是独断专行。兵科许弘纲等认为不合制度,皇帝于是下诏斥责他。
在这以前,董一奎、麻贵等众将多次攻城没有攻下。李如松到达后,攻势更加猛烈。李如樟夜间登云梯而上,没有成功。游击龚子敬率领苗兵进攻南关,李如松乘势带兵攻城,也没攻下,于是决定用水攻。拜窘迫,派养子克力盖前去勾结河套的敌人,河套的敌寇率领一万多骑兵到达张亮堡。李如松奋力应战,亲手斩杀畏缩不前的士卒,敌寇最终大败而逃。水淹北关,城墙倒塌。李如松等佯装攻打北关诱惑敌人,而暗中派精兵袭击南关,攻克了宁夏之后,拜自己杀死叛党刘东,请求免去死罪。
消灭了拜和族人后,记录功劳,如松升为都督,世袭锦衣指挥同知。恰逢朝鲜倭寇为害严重,皇帝诏令李如松限期东征。李如松刚立了功,气焰更加骄横,与经略宋应昌不相让。按旧例,大帅第一次见到督师,穿着战衣在大庭拜见,出来更换帽子和衣带,才更加礼貌。李如松用监司拜见督抚的礼仪,穿着平常的衣服坐在一边而已。十二月,李如松到达军中,沈惟敬从倭寇那边回来,说倭寇酋长行长愿意接受封赏。李如松叱责沈惟敬奸邪,想杀了他。参谋李应试说:“藉助沈惟敬欺骗倭寇说给他们封赏,而暗中偷袭他们,这是条妙计呀。”李如松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扣留沈惟敬在营中,誓师渡江。
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大军驻扎在肃宁馆。行长以为封赏的使臣将要来了,派牙将前来迎接,李如松下令让游击李宁活捉他们。倭寇仓促起来格斗,只抓住了三人,剩下的逃回去了。行长大惊,又派亲信前来拜见,李如松抚慰打发他回去了。第六天,驻军平壤。行长还以为是封赏的使者,站立在风月楼等待,李如松的军队抵达平壤城,众将徘徊没有入城,行迹完全暴露,倭寇全部登上城墙据守。
第二天早晨,李如松下令围攻时放开东面。因倭寇一向轻视朝鲜军队,命令副将祖承训假装穿上朝鲜兵的服装,潜伏在西南边。李如松亲自带领大军直抵城下,攻打城东南。倭寇炮像箭雨一样,官军稍有退却。李如松杀了先退的士兵以示众。倭寇正轻视南面的朝鲜军,祖承训等于是脱下外面的服装露出明军的盔甲。倭寇大惊,急忙分兵抵抗,李如松已经命令部队从小西门抢先登城。火器一起发射,烟火遮住了天空。昊惟忠中炮胸部受伤,仍然奋勇呐喊着督战。李如松的战马中炮而死,换了马疾驰,落在壕沟中,一跃而上,指挥士兵加强进攻。将士们无不以一当百,于是攻下平壤城。
二十五年冬天,辽东总兵董一元被罢免,皇帝圣旨特别任用李如松。李如松感戴皇帝知遇之恩,意气更加振奋。第二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皇帝沉痛哀悼,命令备置衣冠礼仪运回安葬,追赠少保、宁速伯,建立祠堂,谥号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