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每题3分,共12分)
翠柳
(清)曹衍东
维扬汪本,以手谈①自诩。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由是一枰之上,方之间,闻汪生之风者,可以不战而先馁。
一日,游三楚,寓武昌。太守张公,高手也,癖于木野狐②。因与汪弈,三战三北,汪盛气临之。太守衔汪,因欲得一胜汪者以快意,而卒寥寥。
张于静夜灯前覆汪胜局,反覆凝思,计无所出。一婢名翠柳,慧而能。捧茗在张公侧久立,乃曰:“莲漏③三滴,犹抱石子不寐,夫人将不耐等矣。”张不答。翠柳指局曰:“但此间争一着先耳。”张恍然。遂命与弈,终局翠胜,张大喜,曰:“可儿,明日当与汪弈,为我一洗前辱。”
辰起,请汪及众宾至,复布局,曰:“今日有小女子学步者,愿先生教之。”汪漫应焉。张公呼翠柳出,汪视之,垂髫丫髻儇婢也。立案前,入局即持白子曰:“棋让一先。先生请下黑子,可以前驱胜我也。”汪颔之。甫三四着,汪色变。翠曰:“先生面赧矣。”翠上下嬉顾,略不经意,而子落枰间,一座皆惊。翠又曰:“先生汗出矣。”汪赧颜沉思,下子愈迟。翠随手掷之,疾若鹘落。既而翠柳棋声乃与笑声丁丁格格相酬答;汪如木偶,子更无着处。翠以手自捏其凤翘④曰:“先生坐,亦知立者苦否?”众粲然。而汪神丧志沮,辙乱旗靡。忽为翠柳于西北角上劫去十数子,如方塘一鉴,白鹭数点而已。翠乃以长袖自掩其口,胡卢曰:“先生负矣!先生负矣!”零碎连步以入。汪目望洋,不知所为,是局固未终也。
汪蹩返寓,明日遂行。
【注释】①手谈,指下棋。 ②木野狐,围棋的别称。 ③莲漏,古代计时的工具。 ④凤翘,女性的凤形首饰。
1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不战而先馁馁:丧失勇气
B. 太守衔汪衔:对……怀恨在心
C. 而卒寥寥卒:(直至)死亡
D. 先生面赧矣赧:羞惭脸红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我欲因之梦吴越
B. 因欲得一胜汪者以快意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C. 一婢名翠柳,慧而能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D. 忽为翠柳于西北角上劫去十数子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1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
理解:曾经和北京、洛阳的一些达官贵人交往,并被吴桥的某大司马赏识
B. 今日有小女子学步者,愿先生教之
理解:今天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孩儿,希望得到先生的指点
C. 汪目望洋,不知所为
理解:汪本眼神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D. 汪蹩返寓,明日遂行
理解:汪本拖着疲惫的双腿踉踉跄跄返回了住所,第二天就走了
15.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汪本高超的棋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B. 翠柳边下棋边说笑体现了她的活泼轻松,这与汪本的心情形成了对比。
C. 翠柳说汪本坐着不知别人站着的苦,是揶揄汪本犹豫不决,落子太慢。
D. 一个丫鬟在终局前就战胜一代围棋高手,说明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答案:
12. C(“卒”在此处是“终”的意思,可引申为“迟迟”。)
13. B(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
14. B(“学步”指学围棋。)
15. A(“敬佩之情”错误。)
[参考译文]
扬州人汪本,凭借围棋技艺而自吹自擂。他曾经和北京、洛阳的一些达官贵人交往,并被吴桥的某大司马赏识,因此称为“棋汪”。从此在棋盘之上,棋格之间,棋手们一听到汪本这个名字,还没有跟他交手对弈就丧失了勇气。
有一天,汪本到湖北、湖南一带游玩,住在武昌。太守张公,本是棋坛高手,对下围棋特别嗜好。他趁这个机会和汪本对弈,下了三盘输了三盘,汪本赢了棋盛气凌人。太守记恨在心,于是想要寻一个能胜过汪本的人来发泄心中不快,却迟迟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