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郭子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一看语法结构,二看与上下文的关联。本题可以采用第一种办法,从结
构上辨析。“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谮”如解释为“谗言”则是名词,在整个语法结构上讲不通;“德
崖等”“谮”“均用”都是名词,且“德崖”“均用”是人名,再根据语境,“谮”应活用为动词,意思
是“进谗言”。A项的“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中的“归”的意思可以联系课内文言文;B项,“子兴散家
资,椎牛酾酒”中的“椎”可以用语法分析法,两个名词并列且缺少谓语,其中的一个要活用,所以“椎”
活用作动词,“宰杀”。C项,“子兴奇,太祖状貌”可联系课内知识进行解决。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
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
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过语
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
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
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
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
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
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
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
“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
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
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
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
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
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 项“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说法错,原文说“均用
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意思太祖又派人贿赂赵均用身边的亲信,
郭子兴因此才能免于一死。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
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
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