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李贺《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贺《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

  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⑹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阅读题

  (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