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石榴》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纪美子想起,母亲经常吃父亲吃剩下的东西。
纪美子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那是一种催人落泪的幸福。
母亲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刚才也许仅仅是因为可惜,才把石榴给了纪美子的吧。或许是母亲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就流露出来了吧。
纪美子觉得自己发现了秘密,感到一阵喜悦,可面对母亲,又感到难为情了。
但是,启吉并不知道这些。纪美子对这种分别方式似乎也感到满意了,她还觉得自己是永远等待着启吉的。
她偷偷地望了望母亲,阳光射在隔着梳妆台的纸拉门上。
对纪美子来说,她再也不敢去吃放在膝上的石榴了。(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描绘了在寒风肆虐下万木凋零的凄冷景象,为故事的展开营造了凄凉而美丽的氛围,主要是为了烘托纪美子与启吉相见的喜悦心情。
B.石榴子儿很美,当石榴掉下去时,偏偏是露子儿的那面朝下,这一描述体现了作者越是美好的东西越容易受到伤害,越是美丽的东西越容易消逝的理念。
C.“落叶”和“围在圈中的泥土”虽无语,但这种隐藏在土地下的勃勃生机依旧未变,在严寒的冬天更加展现出一种凛然的坚强。
D.“纪美子,注意身体啊”“启吉,你更要……”,难以相见而思念的人,见了面却只表达了简短的、最为平常的问候。这种写法是欲扬先抑。
E.“石榴的酸味渗到牙齿里,仿佛还沁入肺腑。纪美子感到一种近似悲哀的喜悦。”喜悦是因为纪美子此刻吃的是她的爱人吃剩下的石榴,悲哀是因为心中离别的忧伤。
(2)小说为什么以“石榴”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人公纪美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爱情,也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反战的。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1.(1)CE(A小说开头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纪美子对分别的现实的无奈。B“体现了……的理念”较牵强,有拔高之嫌。D不是“欲扬先抑”,两人见面时的问候只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惋惜,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石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发展始终围绕“石榴”展开;“石榴”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纪美子”和“启吉”的爱情是通过“石榴”来揭示的;“石榴”实现了小说对爱情等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伤害的厌恶的主题。
(3)①纯情与娇羞。“纪美子意识到彼此正相视而笑时,脸颊发热了”,“脸颊发热”这种极为简单而自然的描写,却充分地展现了纪美子的纯情与娇羞。②渴望爱情与幸福。启吉走了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这表现出纪美子对启吉的恋恋不舍。③对战争给自己带来的伤痛感到无奈。母亲已经失去丈夫,年轻的纪美子是否能再见到自己的爱人,谁都不知道。如果启吉战亡,也许立誓一生坚守爱情的纯真少女只能在无尽的等待中红颜凋零,这种结局实在让人惋惜不已,不愿看见。
(4)【示例一】小说的主题是歌颂爱情。理由:①阿启来时,“纪美子慌忙把脱了线的针插在针线包上”,表现了纪美子非常渴望见到与自己相爱的人。②当纪美子与启吉的目光相遇时,纪美子“吓得把脚缩了回去”,这说明纪美子见到启吉后感到紧张、兴奋,并且有点儿害羞。③启吉走了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这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纪美子对启吉的恋恋不舍。
【示例二】小说的主题是反战。理由:①树梢上结了好看的石榴。纪美子的母亲却说“真的……忘了”。好看的石榴代表着美好的生活景象,生活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中,就连眼前的美也忽视了。这种孤寂的环境正是由战争造成的。②纪美子满怀对爱情的美好期望,却不得不与启吉分离,“她想在你出征之前见你一面”说明造成启吉与纪美子分离的正是战争。③启吉走了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这使我们深深感受到纪美子对启吉的恋恋不舍,也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是被战争支配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