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三国志・常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常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27

导语:

  常林的叔父因为打了客人,被王匡的门生告了一状,王匡大怒,把他关进牢房治罪,整个常氏家族很惶恐,不知道要索取他们多少钱粮,还担心不知能否救出常林的叔父。常林就去找王匡的同乡胡母彪,说:“王府君凭着文武高才,到我们郡来当太守,鄙郡山河相绕土地辽阔,百姓富足,又有很多贤能的人才,可以任他重用。如今主上年幼,贼臣董卓虎踞京师,整个华夏为之震怒,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但如想要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使天下智士望风归附,纷纷响应,共同平息暴乱,除天时、地利外,还要靠人和。如果这三条同时具备,不是可战无不胜吗?但如果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任用的又不是贤能的人才,那么也就快灭亡了,哪有时间来匡扶辅佐朝廷,树立功名啊!

  对此,请您想一想这个问题!”接着常林就把叔父被关押的情况说了,胡母彪立即写信责备王匡,王匡就宽恕了常林的叔父。

  并州刺史高干上表举荐常林为骑都尉,常林婉言谢绝,后刺史梁习又举荐常林当上了南和县的县令,常林治理和教化都很有成效,因而提升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处,都有政绩。文帝曹丕官居五官中郎将时,常林担任功曹。太祖曹操西征时,田银、苏伯乘机反叛朝廷,幽州、冀州动荡不安。曹丕想亲自带兵去讨伐他们,常林说:“我曾任职博陵、幽州,对于贼寇的情况,是可以猜测推断的。北方的官吏百姓,崇尚和平安定,厌恶战乱,受教化已久,安分守己的占大多数。田银、苏伯是乌合之众,阴谋虽大但才智不足,难成大患。如今我军主力远离京师,外面又有强敌,将军在此坐镇天下,如轻易出兵远征,即便取胜也不算大智大勇。”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便派手下将官前去讨伐,果真很快就把叛军消灭了。

  常林以后出任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后又担任丞相府的东曹。魏国建立以后,被授予尚书。曾丕称帝后,他被提升为少府,封为乐阳亭侯,后又转任大司农。明帝曹睿即位后,常林被晋封高阳乡侯,升光禄勋太常。当时朝臣们都认为常林节操清峻,想要推他列入三公。但常林却称病重制止了。以后他又被授予光禄大夫。八十三岁那年,常林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朝廷像对待公爵那样为他拳行了葬礼,谥号贞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