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古诗词 >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行尽潇湘到洞庭

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行尽潇湘到洞庭

opp整理 | 日期:08-25

导语:

  浣溪沙·洞庭①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②一湾纹缬③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释: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调知荆南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②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③缬:读xié,有花纹的纺织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从湘江抵达洞庭湖,看见远处林立的青峰与辽阔的楚天,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的山水画面。

  B.旗梢,即旗旓。词中抓住细节,描写船头上纹丝不动的旗梢,呈现了船只停泊时的景象。

  C.“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对仗工整,“红”与“白”相对,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D.“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作结,耐人寻味,“凉”字既写夜之寒凉也略含心境之凉。

  16.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也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请简要分析杜甫《登岳阳楼》与本词在写景上有何不同。(6分)

  答

  15.A

  16.(每点3分,共6分)

  ①《登岳阳楼》主要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中用“坼”仿佛是湖水把吴、楚广袤的区域分裂开来;用“浮”使人想象到洞庭湖包容了万物,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②《浣溪沙·洞庭》主要描写月下洞庭湖的静态之景。“旗梢不动晚波平”是船只晚泊时的景象,表明此刻风平浪静;“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描绘了一幅疏星淡月倒影湖中,水中船影浸盖着星空倒影的静美的画面,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学生若从手法角度结合诗句分析,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最高分不得超过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