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宋史・李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25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涛,字信臣,京兆万年人。后唐天成初,举进士甲科。

  晋天福初改史馆修撰晋祖①幸大梁张从宾以盟津叛陷洛阳扼虎牢故齐王全义子张继祚者实党之晋祖将族其家。涛上疏曰:“全义历事累朝,颇著功效。当巢、蔡之乱,京师为墟,全义手披荆棘,再造都邑,垂五十年,洛民赖之。乞以全义之故,止罪继祚妻子。”从之。

  泾帅张彦泽杀记室张式,夺其妻,式家人诣阙上诉。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伏②抗疏,请置于法。晋祖召见谕之,涛植笏叩阶,声色俱厉,晋祖怒叱之,涛执笏如初。晋祖曰:“吾与彦泽有誓约,恕其死。”涛厉声曰:“彦泽私誓,陛下不忍食其言;范延光尝赐铁券,今复安在?”晋祖不能答,即拂衣起,涛随之,谏不已。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未几,起为洛阳令,迁中书舍人。

  会契丹入汴,彦泽领突骑入京城,恣行杀害,人皆为涛危之。涛诣其帐,通刺谒见。彦泽曰:“舍人惧乎?”涛曰:“今日之惧,亦犹足下昔年之惧也。向使先皇听仆言,宁有今日之事。”彦泽大笑,命酒对酌,涛神气自若。

  汉祖起义至洛,涛自汴奉百官表入对,汉祖问京师财赋,从契丹去后所存几何,涛具对称旨,汉祖嘉之。

  宋初,拜兵部尚书。建隆二年,涛被病。有军校尹勋董浚五丈河,陈留丁壮夜溃,勋擅斩队长陈等十人。涛闻之,力疾草奏,请斩勋以谢百姓。家人谓涛曰:“公久病,宜自爱养,朝廷事且置之。”涛愤言曰:“人孰无死,但我为兵部尚书,坐视军校无辜杀人,乌得不奏?”太祖览奏嘉之。涛卒,年六十四,赠右仆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晋祖:即后晋高祖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②(gé):同“阁”。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天福初/改史馆修撰/晋祖幸大梁张从宾/以盟津叛/陷洛阳/扼虎牢/故齐王全义子张继祚者实党之/晋祖将族其家。

  B.晋天福/初改史馆修撰/晋祖幸大梁/张从宾以盟津叛/陷洛阳/扼虎牢/故齐王全义子张继祚者实党之/晋祖将族其家。

  C.晋天福初/改史馆修撰/晋祖幸大梁/张从宾以盟津叛/陷洛阳扼虎牢/故齐王全义子张继祚者实/党之晋祖/将族其家。

  D.晋天福初/改史馆修撰/晋祖幸大梁/张从宾以盟津叛/陷洛阳/扼虎牢/故齐王全义子张继祚者实党之/晋祖将族其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是敬词,古代下称上,不能用于同辈相称。

  B.阙是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也指朝廷。

  C.崩称古代帝王的死,也称皇帝的母亲的死。

  D.进士是科举时代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参加者是贡士,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涛是非分明。晋祖要灭叛乱者张继祚的家族,李涛请求皇帝只惩罚张继祚及其妻子儿女,因为张继祚的父亲功效显著,洛阳百姓很依赖。

  B.李涛敢于犯颜直谏。晋祖因张彦泽有功,宽恕了杀人夺妻之罪,李涛请求依法处置,声色俱厉,后来因为不停劝谏触怒晋祖,被停职。

  C.李涛临危不惧。张彦泽率精兵入京城,肆意杀戮,人们都为李涛感到危险,李涛却主动到张彦泽的营帐求见,神态自若。

  D.李涛恪尽职守。家人劝遭受疾病之苦的李涛,休养身体,暂且放下朝廷事,李涛不听从,继续上奏,太祖看到奏章后表扬了他。

  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伏抗疏,请置于法。(5分)

  (2)汉祖问京师财赋,从契丹去后所存几何,涛具对称旨,汉祖嘉之。(5分)

答案:

  4.【D】

  5.【A】(“足下”可以也用于同辈相称。)

  6.【B】(原文“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

  7.(1)晋祖因为张彦泽有军功,宽恕了他的罪责。李涛伏在门上奏,请求依法处置张彦泽。(5分,得分点:“释”“抗疏”“置于法”句式各1分,句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