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明史・董其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董其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22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注]①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耀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耀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耀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耀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体。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体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枢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莆、赵孟顺,后又称他为“南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构请嘱,为势家所怨,嫉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5分)

  译文:

  (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5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