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赋分点:大意1分,“争诉”“辄”“断”“譬”各1 分)
参考译文:
吴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前代的贤人对此也是十分慎重的。”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吴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
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
吴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的父亲。
吴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不听,愤怒地起身入室,吴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调出京城任河间相,吴便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园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