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隋书・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16

导语:

  11.D

  12.C赵为斛斯徵说情,并不是想借此化解和斛斯徵的嫌隙。

参考译文:

  赵(531—599),字贤通,是天水西人。父亲叫仲懿,做过尚书左丞。赵少年丧父,赡养母亲十分孝顺。十四岁那年,有人偷砍他父亲墓地中的树,赵对着墓地号叫恸哭,于是抓住偷树的人把他送交官府。赵见到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不拜,自己述说孤苦,涕泗交流。周惠达为之伤感流泪,叹息了很长时间。等到赵长大,沉着稳重有器量,略微涉猎书史。周太祖引荐他担任相府参军事。不久跟随周太祖攻破洛阳,等到周太祖班师回朝,赵请求留下安抚接纳投降的人,周太祖同意了他的请求。

  闵帝继位,调任陕州刺史。蛮酋向天王聚众作乱,发兵攻打信陵、秭归。赵带领部下五百人,出其不意,袭击并攻破他的军队,二郡得以保全。当时北周人在长江南岸建造安蜀城以防御陈国侵袭,恰好遇上数十天下大雨,城墙塌陷长达一百多步。蛮酋郑南乡谋反作乱,勾结陈将吴明彻想要袭击安蜀。大家都认为赵应该增修城墙,赵说:“不这样,我自有办法退兵。”于是派人游说引诱江外生蛮向武阳,让他乘虚攻打郑南乡所居之地,抓获郑南乡的父母妻儿。南乡听说了这件事,便解散了他的军队,陈兵也就退却了。第二年,吴明彻多次聚兵作乱,赵带领士兵抵御,前后十六次战役,都狠狠挫败了他的气势。因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升任荆州总管长史。

  赵与宗伯斛斯徵一向不和睦,斛斯徵后来出任齐州刺史,因为犯罪被关进监狱,自知罪重,于是逃跑。武帝大怒,非常紧急地悬赏捉拿他。赵呈上密奏说:“斛斯徵自认为负罪深重,害怕被判死罪而逃走,他如果不是向北逃向匈奴,就是向南投奔吴越。斛斯徵虽然愚陋,但久居朝廷高位,如果他逃向敌国,对您的圣朝没有好处。现在天下大旱,可借这个理由大赦天下。”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斛斯徵因此被免罪,赵最终也没有对其他人说过这件事。

  高祖为丞相时,赵被加封上开府,又被任命为天官都司会。不久升迁为大宗伯。等到高祖登基的时候,赵升任大将军,赐爵金城郡公。朝廷因为赵熟悉旧事,征召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任职没多久,因为违逆皇帝旨意,被贬出京担任陕州刺史,不久转任冀州刺史,在当地很有威势和德政。赵曾经有一次得病,百姓们奔走相告,争着为他祈祷,他得民心就像这种情况。冀州收成不好,市井多有欺骗的行为,赵命人制作了铜斗铁尺,把它放在市井上,百姓因此得到方便。皇上听说之后很赞赏这种做法,颁告天下,把它作为固定的标准。有人曾经偷盗赵田里的艾蒿,被小吏抓住。赵说:“这是因为刺史我不能宣传好的民风教化,他有什么罪呢?”宽慰晓谕之后,送他回家,还让人装上一车艾蒿送给那个偷盗的人。那个偷盗的人非常惭愧,比受了重刑还难受。他用道德来感化百姓,都是这种情况。皇上来到洛阳,赵前来朝拜,皇上慰劳他说:“冀州是大藩镇,物资丰厚充实,你在这里管理,非常符合我的心意。”赵在开皇十九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