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汉书・段会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段会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16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人也。竟宁中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拜为沛郡太守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

  会宗与谷永相友善。谷永予书戒曰:“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会宗既出,城郭甚亲附。康居太子保苏匿率众万余人欲降,会宗奏状,汉遣卫司马逢迎。会宗发戊己校尉兵随司马受降。司马畏其众,欲令降者皆自缚。保苏匿怨望,举众亡去。会宗还,以擅发戊己校尉之兵,有诏赎论。拜为金城太守,以病免。

  岁余,小昆弥为国民所杀。征会宗为左曹中郎将,使安辑乌孙。立小昆弥兄末振将,定其国而还。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元延中,复遣会宗发戊己校尉、诸国兵,即诛末振将太子番丘。会宗恐大兵入乌孙,惊番丘,亡逃不可得,即留所发兵垫娄地,选精兵三十弩,径至昆弥所在,召番丘,责曰:“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末振将兄子勒兵数千骑围会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今围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昆弥以下服,曰:“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会宗曰:“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不先告。”昆弥以下号泣罢去。

(节选自《汉书·段会宗传》)

  是时,小昆弥季父卑爰拥众欲害昆弥,汉复遣会宗使安辑。明年,会宗病死乌孙中,年七十五,城郭诸国为发丧立祠。

  注:①小昆弥:乌孙人的首领被称为昆弥,乌孙有大小二昆弥,均受汉王朝册封。乌孙是汉代接连西方草原的重要民族之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竟宁中/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拜为沛郡太守/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

  B.竟宁中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拜为沛郡太守/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

  C.竟宁中/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拜为沛郡太守/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

  D.竟宁中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拜为沛郡太守/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护,汉代官名,宣帝时置西域都护,为驻守西域、控制西域各国的最高长官。

  B.城郭,文中指在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郭诸国,指在西域筑城定居的各国。

  C.拜,古代指授予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文中的意思是和太守结成某种关系。

  D.季,是指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或指排序最末的,如季父、季弟、季春等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会宗深受西域敬服。他到西域后,西域各国对他亲近顺从;康居太子想率万人投降;后来他病逝于乌孙国,西域各国为他发丧立祠。

  B.段会宗受朋友看重和朝廷倚重。谷永认为段会宗凭自己的才能,在都城轻而易举就可以取得卿相职位;受命安抚平定乌孙国,出色地完成任务。

  C.段会宗智勇双全。他曾见机行事,率三十人深入乌孙国,亲自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遭几千骑兵包围后,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敢。

  D.段会宗仕途并不很顺。任左曹中郎时,因犯法被免除职务;因擅调戊己校尉的军队,皇上下诏将功赎罪;任金城太守时,因病被免除职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5分)

  (2)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5分)

答案:

  4、A

  5、C (文中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6、D(“左曹中郎”应为“雁门太守”)

  7、(1)第二年,末振将杀害了大乌孙王,赶上他又病死了,汉朝很遗憾不能亲自杀了他。(“明年”“会”“恨”各1分,大意2分)

  (2)末振将背弃汉朝,杀了他的儿子是可以的,难道就不能先告诉我们,让他吃(最后)一顿饭吗?(“负”“独 ”“令”各1分,大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