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教学有效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教学有效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30

导语:

  1、谈话活动:说说有趣的房子。

  2、观察熊哥哥,猜测讲述。

  熊哥哥经过树林的时候,也发现了一栋有趣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在幼儿兴趣正浓的时候,我因势利导讲述故事,这个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结合他们喜欢说的特点,我采取了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猜猜理解故事情节。这个环节我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故事分成三段来突破重点:

  1、出示图片背景,边插问边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小房子里的香味可能是什么?(设置悬念,保持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提问,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用自己的语气语调加上肢体语言以及教具讲故事,从熊哥哥用鼻子一闻到感到不安起来。(这样讲述故事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

  (1)熊哥哥的手上是什么东西粘糊糊的?(检测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情况)

  (2)熊哥哥吃到了这么好吃的果酱为什么还要不安呢?它会怎么办?(这个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环节之间衔接自然)

  这个问题的第一问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熊哥哥心里不安是因为吃了别人的东西,但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会五花八门起来,他们会说逃跑,这个时候,作为21世纪的老师不能直接对幼儿说逃跑时不对的,而应该委婉的反问:那它要是逃跑了心里就会安心了吗?进一步引导幼儿继续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我会根据情况加以赞许或者积极引导。幼儿可能会想到如故事情节所讲的那样用蜂蜜去刷房子,也可能不一定会想得到!但是我会用“小朋友们,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我们来看看熊哥哥想到的是什么办法。”这样解决是因为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3)、讲故事,(熊哥哥想)从把人家辛辛苦苦涂上的果酱吃了到准备把自己手里的蜂蜜往墙上刷。小房子涂成漂亮的黄色,散发出蜂蜜的香味。(抽掉无色的房子)

  提问:熊哥哥自己很喜欢吃蜂蜜,它舍得把蜂蜜涂在墙上吗?那它为什么还要把蜂蜜涂在墙上呢?(明知故问,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结。

  这个有趣的房子与我们平时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这座房子还有一个地方也很有趣,原来这座房子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呢?它怎么会变的?(突出重点,通过一问一答,幼儿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房子为什么变颜色。)

  4、讲述活动:创设一个情境:主人回来了,看到自己的房子已经变了颜色,很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他吗?完整倾听故事前半部分,教师讲述、演示图片。(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三、幼儿尝试迁移续编故事。

  1、熊弟弟听见哥哥说房子变成了黄色会怎么做呢?

  熊弟弟觉得奇怪,于是就走进了小树林,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座黄黄的小房子。闻了闻,哇,是蜂蜜。于是它舔啊舔啊,不一会儿,它就把墙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让我也给房子变一变吧。

  你想想它会把房子变成什么颜色?(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同样采取的是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幼儿开动脑筋,为这个故事续编结尾,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地培养。我会根据幼儿对这个环节的反应来决定是否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如果幼儿普遍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会通过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或者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如果幼儿没有特别大的反应,我则不开展继续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教师引导激发出来,就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用不同的鼓励引导方式,来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以解决难点。

  2、小结:活动结束。

  五、说板书设计(情境设计)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体验故事,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挂图及教具固定在黑板上(如黑板所示)。不仅突出重点,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故事。

  以上是我对“果酱小房子”这个中班语言活动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这个活动有两个主要的亮点:一个是在讲述故事时,改变了以往第一遍就完整讲述故事的传统做法,结合幼儿喜欢开动脑筋和说的特点,我采取了边讲边问的方法。让学生充满求兴趣去倾听与理解,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还体会到过程与方法的重要,突出了重点;另一个是对难点的处理上,鼓励每个幼儿都开动脑筋。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具有层次性(无论什么程度的幼儿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趣味性。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