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30

导语:

  一、说课提纲:

  1.说教材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说教法和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7.说作业设计。

  二、说教材:

  《天净沙·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通过《天净沙·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学会借助注释、图画,准确了解《天净沙·秋》的内容,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3.拓展阅读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进行比较阅读。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

  2.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来比较两首元曲的区别以及提高鉴赏古典诗文的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讲授法;学法:讨论法朗读法

  <设计依据>在朗读中领会元曲的音乐美,在讲授中体会意境与画面相融合的古典诗词的魅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背一背。

  2.出示《天净沙·秋》,初次认识作者和元曲的特殊形式。

  (1)作者介绍(出示白朴生平介绍):白朴,元代山西人,长大后生活在山东。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2)(出示课件)认识元曲及简单分类:我国古代继唐诗、宋词之后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剧曲和散曲,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为散曲中的“小令”。

  (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感受曲中节奏和音韵美;

  2.再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朗读技巧;

  3.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和划分节奏;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学生齐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

  (三)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大意,并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注重积累,简单说出每句大意即可)

  (四)再读,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1.引导发现:诗中写了哪几组景物?分别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诗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认识“对比”手法)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试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诗句予以说明;并说说作者采用的表情达意的手法。(认识“以景见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手法。)

  3.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诗中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

  1.了解元曲之祖马致远及元曲四大家。

  2.出示《天净沙·秋思》对比学习,加深学生对元曲这一文学体裁的印象,也增加学生古诗词阅读积累。

  六、说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萧瑟)

  对比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绚丽)

  七、说作业设计:

  运用今天学习的古诗方法,去读读以下诗歌,感受曲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对于生来说这是在不断的积累)

  1.《生必备古诗词93首》

  散曲《朝天门喇叭》(明 王磐)

  2.《初中生必备古诗文66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