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学活动说课稿
导语:
1、录因机、磁带
2、场景设置3、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4、布置一间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
四、说学法:
通过以上老师使用的教法为依据,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题,重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并使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观察——实践——的出结论
五、活动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发育情况、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
(一)导入:在歌声中入情
(二)深入:在探究中激情
(三)活动:在情景中抒情
(四)延续:在扩展中生情
为什么要安排这四个环节呢?
1、导入:开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这部分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来,能为后面的活动重点做好铺垫。因此,我利用圣诞代表曲《铃儿响叮当》配合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安排,告诉小朋友,明天是圣诞节了。
2、深入:发现问题(出示圣诞老爷爷睡觉打呼噜的多媒体动画)这下可不得了,圣诞老爷爷应该送礼物不能睡着啊!利用动画来营造一种更真实的教学形态,并利用情景意外,吸引幼儿关注,积极动脑筋想解决的办法。在找圣诞老爷爷的途中设置四个障碍,来训练幼儿的活动能力,这也是活动的重难点,运用启发——观察——实践——最后得出结论的自主探索法来通过四个障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完成重难点。
障碍一:钻山洞:运用启发提问:“这个山洞我们想什么办法过去呢?”同时运用讨论法让幼儿想办法,并交流得出结论:可以钻、爬过山洞大家一起用想到的办法过山洞,同时训练了幼儿的钻、爬能力。
障碍二:过小河:让幼儿先观察周围环境,利用河边木版搭小桥过河。这一步骤可以培养幼儿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协作能力,训练平衡的技能。
障碍三:跳沼泽地:引导幼儿合作想点子,在没有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利用沼泽地里的礁石跳过,训练双腿并拢跳的技能。
障碍四:城堡大门:虽然到了城堡,但是具有人物色彩的魔法的门说什么也不开,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可以给它表演节目,说服他,随后直至门打开。
3、活动:请小朋友们帮圣诞老爷爷运送礼物,往返进行几次,体会合作劳动的快乐。在来回运送礼物的过程中,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六、延续:
音乐想起,和圣诞老爷爷庆祝圣诞,并发放礼物。
一、说活动教材:
此课是小班数学下学期教学内容,影子是孩子非常熟悉的现象。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影子,孩子们对身边的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恐龙的影子》这一课设计了这个以数学为主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在在自然流畅的感性活动里,自主观察与探索,自由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数学领域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观察动物的形状特征并找出对应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以及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观察动物的形状特征并找出对应关系。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进行了以下的物质准备:动物卡片、图卡等。本活动选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五、说教法学法
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引导法--交流讨论法--情景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