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老师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老师

opp整理 | 日期:07-29

导语: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一、说意图: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四名教育,在欣赏名曲时我们班孩子兴趣很浓,有时候还会跟着音乐的强弱、快慢做相应的动作,为了挖掘和发展我班孩子们对乐曲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我设计了《青蛙唱歌》这节课,并针对我班孩子节奏型学习较弱,设计了学习节奏型的环节,同时还将启发幼儿运用语言表现节奏型。在整个活动中我还将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生动的手偶以游戏情景贯穿始终,以赏识、鼓励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二、说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青蛙爷爷、青蛙宝宝,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三、说重难点

  重点: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青蛙爷爷、青蛙宝宝,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难点: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四、说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曲《月光曲》

  2、青蛙爷爷、青蛙宝宝手偶各一个

  3、钢琴、配班老师熟弹青蛙爷爷、青蛙宝宝的乐曲

  五、说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音乐活动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而幼儿的情感往往在情境中产生。幼儿思维较直观,创设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境,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形成和强化。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常为孩子们创设情境,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这种意境,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

  2、木偶演示法:通过操作木偶演示要学习的节奏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音乐的表现力,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六、说过程:

  (一)出示大"荷叶",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是一片什么样的荷叶啊?它是一片爱跳舞的荷叶,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跳舞吗?那我们和荷叶一起跳舞吧!

  (二)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1、师:听,好听的音乐来了!刚才是一段什么感觉的音乐啊?(慢的、轻轻地......)爱跳舞的荷叶听到这样的音乐会怎么样跳舞呢?那我们和荷叶一起跳舞吧!

  2、师:听,又有好听的音乐来了!刚才又是一段什么感觉的音乐呢?(快的、强的......)爱跳舞的荷叶听到这样的音乐会怎么样跳舞呢?那我们和荷叶一起跳舞吧!

  3、师:小朋友们跳的真不错!现在我们和荷叶一起表演好吗?(听高低变化的音乐做不同的动作)

  (三)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1、师:荷叶跳累了,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小朋友们,谁喜欢坐在荷叶上唱歌呀?这片漂亮的大荷叶还真的吸引来了一只青蛙宝宝呢!(出示青蛙宝宝,和幼儿打招呼)你们知道青蛙是怎么叫的吗?

  2、师操作手偶说话:爷爷刚教我一种新叫声,你们想听吗?

  (引导幼儿学习节奏型)和我一起来拍拍手,看谁拉长长的面条能马上收回来。

  3、其实我好听的叫声是在说一句话哦!(启发幼儿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宝宝的叫声。)

  (四)倾听音乐,区分青蛙爷爷和青蛙宝宝的歌声,并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出来。

  1、师:我们好听的叫声把青蛙爷爷也吸引来了!(打招呼)它们都是歌唱家哦,现在我们来听听它们的歌声吧!(配班老师弹两段青蛙音乐,幼儿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