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宠物 >池塘养鱼小知识

池塘养鱼小知识

opp整理 | 日期:07-20

导语:

池塘养鱼知识: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池塘养鱼知识:饲养管理

  1、合理的放养模式

  配合饲料池塘养鱼,一般以吃食性鱼类为主。搭配滤食性鱼类,以充分利用水体及水体内生物饵料,同时又可调节水质,搭配比例为吃食性鱼类占80%,滤食性鱼类占20%。鲢、鳙鱼比例一般为4~5:1。

  值得注意的是草鱼抢食较凶,鲫鱼胆子较小,一般以鲤鱼或鲫鱼为主养塘不搭配草鱼,以鲫鱼为主养塘不搭配草鱼、鲤鱼。主养吃食性鱼类驯化抢食后再投放鲢、鳙鱼。

  投放量应视池塘条件、管理条件,预期达到的产量、规格及投放规格而定。

  2、积极防病

  鱼生活于水中,发病后不像陆生动物容易被发现,同时给药比较困难,在日常生产中给药只外用——泼洒和内服——加在饲料内。当鱼体发病严重时不摄食,也就不能进行内服药治疗,因此在生产中防病极其重要,防重于治,应防治结合。

  1)清塘消毒

  A:清塘:冬季干塘时,清除池内过厚淤泥,干塘日晒,并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杀灭塘内虫类、虫卵和病原生物。

  B:消毒:分水体消毒和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鱼种入塘前进行药浴消毒。

  在养殖过程中,还可定期在食物周围悬挂药篓(袋),使食场周围局部水体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当鱼进入食场吃食时进行药浴消毒。

  水体消毒:也就是外用药物防病消毒,用于预防鱼类细菌性及体表寄生虫疾病。常用药物生石灰20毫克/升、漂白粉1毫克/升、海因类0.2~0.3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敌百虫0.3~0.5毫克/升等。

  2)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使用微生态制剂前后5-7天不能使用外用消毒的物。微生态制剂使淤泥有机质迅速氧化分解,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3)科学使用增氧机

  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使池底含有害物质的底层水曝气,将池塘上层富氧水带入底层,加速底层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水体内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夜间的底层化学耗氧。

  3、巡塘

  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判断鱼类健康状况。观察水体、水质、水色变化。

  4、施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化肥为主。每半月左右追肥一次。氮肥用尿素等,磷肥用过磷酸钙,每次用量5~10千克/亩,溶解后全池泼洒。配合颗粒饲料主养吃食性鱼类的塘一般氮肥不易缺,因此追肥以磷肥为主,以补充水体中的磷的不足。

  使用磷肥时应注意:在晴天上午充分溶解后泼洒,以便使浮游植物及时利用,同时应避免在使用生石灰前后、池水混浊时使用,以免降低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