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三年级音乐课教学说课稿

三年级音乐课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7

导语:

  (四)自主创编,协同发展

  舞扇是民族体育的瑰宝,如何继承与发展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只是练习扇操,学生的兴趣不会持久。让学生利用扇子创编动作和游戏,必能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先展示扇子游戏——拼字接力,每个小组成员接力将扇子拼成“2008”字样,寓意着我们盼奥运,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欢快的奔跑中完成扇子拼字游戏后,教师启发学生想想还可以用扇子创编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呢?学生在小组讨论,练习后。教师安排学生演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能是口头上的,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这才是“授之以渔”。

  (五)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有成效。特别是将民族体育运动——舞扇引入课堂,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而言都是陌生的。这更需要学生在课后花时间认识舞扇运动,练习舞扇基本动作和套路。因此,教师一方面肯定学生在这节课中认真、谦虚好学、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适当布置课后舞扇练习作业,有利于这项运动的推广。

  教学效果预计:

  90的学生初步学会扇操前三节的动作要领和方法,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预计平均心率130-150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35-37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六课《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宽广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分组为旋律创编春天的歌词。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思品、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春天的图画。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所以,我为这节课拟定的题目为《春天的旋律》。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环节。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