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百合花开》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百合花开》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7

导语:

  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合花开》。它是新教材6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板书几方面说一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

  《百合花开》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诺曼底”号遇难记》、《清贫》共同构成了“为生命喝彩”这个单元,所以,很明确的这四篇课文都要传递给学生不同生命中同样值得喝彩的精神之美。

  《百合花开》一文中林清玄先生描绘了拥有纯洁信念的野百合,她坚定、努力,让一个荒谷开满了美丽的百合 “以花来证明”自己作为百合的意义。以此来象征人生。

  二、教学目标 。

  课标要求,在阅读目标方面,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把握百合花的形象,感受信念纯洁和坚持的重要性。

  2、知识目标:

  (1)体会排比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品味关键词句。

  (3)学生的圈画和朗读。

  重点难点: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百合花的形象。

  三、学情分析 。

  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对这样的文章读过一遍以后,基本能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大概含义,但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写作意图这两点还是无法领会,所以在读文章时往往会浅尝辄止,对于修辞手法,学生也只停留在考试时达得出,并未很好领会其中妙处。这两点是,我所教的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默读全文,整体感悟 。

  课前预习全文。

  导入:有一本书上说“一花一世界”,今天就让我们借由林清玄先生的《百合花开》一文来看看这株百合花为我们呈现出的世界。

  第二步、交流初读的感受。

  课前大家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三步、再读文章,圈画重点词句。

  你喜欢这朵百合花吗,说说理由?

  第四步、朗读文章重点段落。

  又是什么让百合会自信、坚持、努力?

  文章第三和第九自然段作为重点赏析的点:抓住朗读重音、语气的处理;并且抓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百合花的形象。

  百合为什么会不断的开花?

  第五步、老师小结。

  第六步、作业。

  抄写第九段的排比句,并仿照这个句子练习写一个排比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读读林清玄先生的其他文章。

  板书:

  顽强

  一谷百合 开花 一株百合 自信 念头 纯洁

  证明自己 坚持

 

  一、教材分析:

  《百合花开》是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生哲理。本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写的是一株百合抵御各种困难坚信自己能开花,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花。告诉我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文章语言清新动人,是一篇能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感悟的美文。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十分生动浅显,比较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因此我准备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在朗读中圈画、讨论、分析百合花的内在精神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以上几点的分析,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1.通过圈划、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揣摩文中角色的心理与内在品质,理解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2.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重点、难点分析:

  林清玄的作品语言都比较优美,所以从一些富有表现力、涵义深刻的句子入手,反复朗读并圈画讨论,真正理解坚定信念、执著奋斗对于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寓言的形式来表现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所以理解百合花背后的生命价值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