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高二地理必修三说课稿

高二地理必修三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5.板书小结

  6.活动题

  1、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

  2、在你的家乡,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家乡建设,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7.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较多,我应该在讲课期间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编歌诀、四字模板等记忆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下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掌握区域分析的思路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分析的应用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与本节课可以合并归类为区域优势与区域发展问题,学习思路上具有相似性。

  学生在学习前面内容时均有进行看图、用图能力的训练。

  2、课堂前的准备——养成教育

  要求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地图、书本、笔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

  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3、运用资料,分析其他流域的开发。如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体会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进行流域的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害的科学研究精神。

  2、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标准,得出本课的重难点:

  (1)根据课标要求,得出本节课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田纳西河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2、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分析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2)根据学生基础,确定本节课难点:

  1、由于学生距离学习必修一气候的时间较长,对气候相关知识有所遗忘,且对学生而言气候成因,特点,分布难以理解和记忆。

  难点一定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条件之一)的成因。

  2、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没有更多迁移分析的能力训练的前提下:

  难点二定为: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3、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多媒体为工具采用组织教学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

  (1)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组织教学方法:

  1、本节课流域与水系概念的获得是建立在观察地图基础上的。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如地形需要用到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田纳西河气候的成因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压带、锋面活动有关,分析其成因需要用到相应图表;分析水系特征时需结合气候特点和水系图;矿产资源分布图。

  所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看图,分析为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表辅助指导学生看图。

  (2)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学习完田纳西河背景后,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了认识,于是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产生的效益

  (3)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