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一等奖说课稿初中语文

一等奖说课稿初中语文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什么时候?--喜出望外

  好吧,就明天--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烦不烦!--絮絮叨叨

  (2)品味语言

  1、找一找

  这篇文章老师读后深受感动,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出来,并于小组讨论为什么受感动。

  2、说一说

  我看有些同学已经划好了,谁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1)、教师示范:喜欢某句,给人什么感觉,描写手法是。。。

  (复习人物描写的四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本段文字通过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把母亲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2)、学生讨论

  明确:如:⑴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默默承受、忍耐着我的粗暴无理)

  ⑵“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多次要带我去看花,母亲希望看花能让我热爱生活,心情愉快一些,不再绝望。用心良苦的母爱)

  ⑶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爱花,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可是为了我,没有精力和心情再养花)

  ⑷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扑,抓,两个动作,体现了母亲想让我离开绝望,让我必须好好活下去。)

  ⑸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挡”,挡住的不是落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⑹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能让孩子出去散散心,母亲非常高兴,希望我开心和快乐。)

  ⑺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觉得自己粗心,对自己说的话很敏感,怕儿子伤心)

  ⑻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

  3、速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

  (1)、母亲为什么不能陪"我"去看花了?

  (2)、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能说说你自己的母亲吗?

  4、男女生重读第四部分,思考,讨论:

  (1)、“我”懂得了什么?

  (2)、由末段的花,你联想到什么?

  (四)、小结归纳

  母亲就像史铁生无形的拐杖,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的他,就像大雁一样高飞在蓝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动听的,他的生活之花开得很灿烂。

  (五)、课后作业

  我们同学理解了史铁生,其实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对于一个双腿瘫痪的残疾人,我们本来也许是充满同情,但我们对史铁生却是充满了敬重,因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当苦难和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好好活,更应该用这份好好活的心态,去关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课后,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我与地坛》,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那花--菊花1、

  那人--母亲线索:看花2、

  那段经历--双腿瘫痪,母亲病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