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科学教学说课稿

科学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2

导语:

  说教材:

  《珍贵的淡水》是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资料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匮乏,从而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心。

  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分2课时完成。活动1“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测量滴水情况,调查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活动2“淡水资源知多少”,是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活动3“我该怎样用水”,则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制定用水计划,鼓励学生科学用水,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规律,我拟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匮乏。

  2、能力培养目标: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指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作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作为教学难点。

  说学情:

  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也通过《走进水世界》这一单元的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也可以看到,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水域,因此学生会有水资源多得很的错误认识。加上生的节水意识本来就很模糊。针对这种现状,就需要学生课前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关注身边的用水情况,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真实情况,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科学现象。

  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烧杯、量筒。

  说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搜集数据——资料分析——讨论归纳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学校食堂的洗手池旁,由于波波洗完餐具后,没有把水龙头关好,自来水在不断地滴流。妍妍赶紧把水龙头关掉。波波却觉得水多的是,浪费几滴水不要紧。

  讨论:水真的很多吗?真的不怕浪费吗?

  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二、活动一:积少成多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如果水龙头没关紧,不断地滴水,一天到底会浪费多少自来水?

  任务:测量一个水龙头滴水一天浪费的水量。

  活动:将水龙头调整到滴水状态,放一个烧杯在下面接水。10分钟后,用量筒测量烧杯里接到的自来水水量。

  目的:通过学生实验,亲身感受水龙头在滴水状态下水的流失情况。

  调查:调查生活中其他浪费用水的现象。

  三、活动二:淡水资源知多少?

  媒体:出示课本图或地球仪。

  问题: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的水在哪里?

  活动:观察地球仪寻找地球的水资源,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了解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

  问题:既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是否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引导:地球上的水体虽然很多,但可被人类利用的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