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7-10

导语:

3、科学品质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解说: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

2、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四、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解说: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先以简短的导语带出,然后放课件。

(解说:课件是以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开始的。用歌导入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符合了词“合乐而歌”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词的音韵美,又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初步领悟到本词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复习词的知识。包括词的简介(定义、特点、分类),词的流派和诗词的欣赏艺术(知人论世法,由表及里法、含英咀华法,择善而取法,朗诵吟哦法)。

(解说:让学生对所学过的词的常识作一个总体上的回忆,对后面的学习有一个指导的作用。)

3、向学生展示学习目的。

(解说: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抓住学习的重点,使教和学都有的放矢。)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悟。

①介绍作者与作品。

(解说:是为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作为对诗词理解的基础。)

②诗词诵读。

a.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始。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b.评价朗读。(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整体:感情低沉凄楚、曲折迂回。语速舒缓、语调低沉。

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月——明——中——

向——东——流——

c.学生朗读,试背。

d.再请学生配乐朗读。

e.教师示范,加入朗读比赛。

f.评议师生朗读优劣,齐读。

(解说:朗读是诗歌学习最有效,最简单的技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去读。)

2、分析作品。

①学生先听读该词,然后围绕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解说:在轻柔的《琵琶语》的伴奏下,让学生闭目倾听课文的诵读,进行想象,想象场景,想象意境,想象词人的心情。为赏析、挖掘词的深层涵义打下情感基础。)

②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问题用幻灯片上显示如下:

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

开文自问,写的是眼前景物。“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但因作者降宋后,过着囚犯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然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觉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出奇,却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