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说课稿
导语: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小动物唱歌》是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音乐中的动物”中的一节歌表演课,它是一首简单、活泼而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整首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四个小节组成,而且前三个小节的旋律和歌词完全相同,易于学生识记。歌曲中采用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在感受小动物们欢快的心情同时分辨声音的强弱。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听唱能力打下基础。从而达到第三单元的单元总要求: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低年级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等能力,积极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体验学唱、表演、实践、审美中进行简单的歌词或动作的创编。
根据低年级音乐教学理念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所熟悉的动物叫声,感受声音的强与弱。
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能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歌词和动作创编。
3、通过互动交流、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音乐课堂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感受、鉴赏以及创新等能力,而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因此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再结合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在音乐学习与活动中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将声音的强弱表现出来。
(四)教具准备:电子琴、头饰、实物投影、彩纸等。
二、说教法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以兴趣爱好为主。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发学生以最大的兴趣与热情参与学习与活动各个环节。我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好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于是一开始我便采用“情境导入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2、游戏互动法。课堂学习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沉闷的课堂气氛必将导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游戏互动法”便能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
3、直观教学法。低年级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较为薄弱,课堂上过多讲解与说辞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思想。所以,我选用学生熟悉的动物头饰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在直观中领会、强化、提升。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的新理念。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个课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引导学生以“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气氛中、乐于学习、乐于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乐。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入《小动物唱歌》的直播直播现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律动)。
首先,我根据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用树、动物娃娃,彩色纸等在教室中创设一个“动物园”的情景。然后教师扮演小兔子,随着《小兔子乖乖》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边唱一边跳走进教室。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乐于参与全过程学习做好铺垫。
(二)、感受声音的强与弱。
音乐是听觉艺术,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这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听,在听中感受声音的强弱。根据生好胜心强,模仿性强等特点,我设计猜一猜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灵的活动。通过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每次播放是以两组动物为一组,强弱关系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狮子——小鸡
引导学生聆听,并模仿,从中进行比较两种声音的强弱。学生在玩中感受声音的强弱,自然地解决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