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初二《岳阳楼记》说课稿

初二《岳阳楼记》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0

导语:

  4、岳阳楼介绍(视频)

  主要介绍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历代修建史以及现在岳阳楼风貌。同时介绍了岳阳楼中历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名句,包括本文所要学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5、课文配乐朗读欣赏

  运用Flash课文朗读课件,让学生在优雅的古筝曲中欣赏课文,初步感受本文的“美”。

  6、【一读课文】——主要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二读课文】——主要目标“读懂文句”

  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注意下列词句的读音、意思:

  字音: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

  霏(fēi)樯(qiáng)楫(jí)

  冥(míng)谗(chán)偕(_ié)

  实词:(名词)赋、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衔、把

  虚词:以、夫、斯、其、微、则、然则、得无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

  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想一想】出示两个问题: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记缘起。着重说滕子京的政绩。

  第二部分(第2—4段)写洞庭湖之大观及骚人迁客的“览物之情”,是全文主体。

  第三部分(第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全文主旨在此提出。

  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8、【三读课文】——主要目标“对偶句赏析”

  《岳阳楼记》词藻华丽,音韵铿锵,多用对偶句以写景状物。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对偶句”,并体会这些“对偶句”对写景状物所起的作用。

  对偶句“衔远山,吞长江”赏析

  这个对偶句由两个动宾语组成。动词“衔”、“吞”相对;形容词“远”、“长”相对,名词“山”、“江”相对,对仗极工。六字写洞庭湖,是粗线条的大写,极壮阔,极见气势。从修辞看,既是对偶,又是拟人。试想:湖中之山那么远大,却像把一片饼干衔在嘴里一样;万里长江却可以把它一口吞下,形象多么生动,气势多么磅礴。六字描绘“横无际涯”的洞庭,堪称绝唱。

  对偶句欣赏: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本文所运用的对偶句,不仅对仗工整,含意深刻,且句法变化多样,多姿多彩。这一特色和全文其他因素共同组成这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

  9、【四读课文】——主要目标“写作手法初探”

  本文虽是状物抒情散文,但在写法上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顺理成章地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本文采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

  本文是作者受朋友之托而写,所以文章有对朋友政绩的叙述,有对岳阳楼景观的出色描绘,有对谪居感受的抒情,更有对人生处世和政治抱负的议论。而这一切都结合得那么和谐那么自然,使记叙为描写服务,描写又为抒情服务,抒情又为议论服务,达到表白心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