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07

导语:

  三、教学重、难点:

  1、人类不仅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而且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且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要珍爱生命。

  3、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如图片、化石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

  四、关键点:

  1、处理好本节教材承上启下的关系。

  2、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

  3、处理好基本观点及学术界中的争论的关系。

  4、要注意强调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的关系。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的矿质营养》,首先,我对本节的教学理念及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介绍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分析影响矿质离子吸收的环境因素的教学中,联系合理施肥、无土栽培技术、中耕松土等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的知识,但只是在认知水平上,不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并且潜意识里总有水和盐相伴而行的观点,认为是水把盐带进去的,这就为理解"相对独立"的观点设起障碍,所以我把"对水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作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