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导语:
我展示电脑绘画并提问:“如果想把水母画在电脑上,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了答案:太难了;不是画图软件画的;用椭圆工具画的;用曲线工具完成的。我结合学生答案引出,这幅作品是用曲线工具完成的,老师有简便方法,按照老师的方法,能很简单的完成,同时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你们真棒,观察的很仔细!”然后顺势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曲线工具画图,大家有信心这项完成任务吗?”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信心十足。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而且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导入,是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是在无意间给了学生一个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二)互动学习,交流体验
1讲练结合,探究学习。
(1)互动游戏,曲线分类:让学生观察,画里面都出现了哪些图形和线条,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出来?
单弧曲线 小水母的身体、海底世界
双弧曲线 小水母的触须、海底世界
闭合曲线 小水母身体上的'斑纹
(通过寻找绘画中的曲线,让学生明确曲线的形成和分类,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和体会。)
(2)初步体验,巧画水母。
任务1:初步体验单弧曲线的画法。
学生通过观察水母的身体,自己感受单弧曲线的形成和特点,初步体验曲线的画法,试着用曲线画出水母的身体。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进行探究练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
演示1:教师讲解演示单弧曲线即水母身体轮廓的画法。
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于教材上比较制式的操作方法,我总结出针对三种不同曲线的绘画口诀,口诀浅显易懂,方便低年龄学生学习、操作和掌握。
单弧曲线的口诀:画——拉——拉,朝相同的方向拉。
由于第一次使用曲线工具画曲线,学生自主探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此环节时采用了演示教法。我先通过多媒体控制平台向全体学生演示画曲线的方法,边演示边介绍画法。教师介绍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提示学生注意曲线的粗细和颜色的设置。
(3)小试牛刀,巧画花纹。
任务2:分小组讨论如何使用双弧曲线画出小水母的触须。
在学会单弧曲线画法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双弧曲线,分小组找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尝试画水母触须,并说说双弧曲线应该如何绘制,小组内推荐同学到教师机进行绘制展示,共同探究总结双弧曲线的使用要领。
演示2:学生尝试讲解演示双弧曲线即水母触须的画法。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双弧曲线的口诀:画——拉——拉,朝相反的方向拉。
任务3:学生自学教材,使用闭合曲线画出水母身上的斑纹。
演示3:学生自学绘制闭合曲线的方法,并填充水母颜色。
鼓励学生先自学教材,再动手尝试绘制封闭曲线。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他们才能掌握曲线的奥妙所在。并让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展示。
请学生演示并一起总结闭合曲线的口诀:点——点——拉,选好方向慢慢拉。
学生画出完整的水母,并为小水母增加伙伴(利用复制和粘贴完成小水母的增加,使用填色工具为水母进行填色)。
重点提示: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漏色的情况,应该用铅笔工具进行补充,然后再进行填充。
学生在绘制的时候,教师巡察个别指导,同时也发动那些技能掌握较快的同学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去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4)大显身手,描绘海洋。
任务4:给小水母建个漂亮的家。
讨论:学生讨论水母的家在什么地方?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曲线工具勾画出美丽海底世界并用填充工具填色。
演示4:教师演示画出海水以及其他场景,并使用复制、粘贴工具把水母粘贴到海洋背景中。
学生自己勾画场景,完成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掌握了完成任务的技能和方法后,立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也是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巩固。
(5)展示交流,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