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栅的梆声》阅读理解试题
导语:
(原载2008年12月29日《文汇报》,有删改)
6.第①段运用比喻和比较的写法,突出了西栅_____和_____的特点。(2分)
7.第②段描写白鹭、云朵、晨雾颇有特色,请任选一例加以赏析。(2分)
8.文章从第③段起按____顺序写来西栅的所见所感,脉络清晰。此外,第⑤段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在我眼里就是昙花,与下文________________句前后照应。(2分)
9.第⑦段画线句与课文《______》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一句,在表达作用上有何异同?(4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认为船娘性情温婉,最适合在乌镇西栅这宁静的江南水乡摆渡。
B.第⑤段用逃跑的新娘比喻太阳和月亮,是因为我讨厌西栅雨雾。
C.第⑥段承上启下,由对西栅白日风光的描绘过渡到对文章主旨的阐发。
D.第⑦段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白猫、舟中问答和梆声来表现夜下西栅的静。
E.从全文看,作者描绘西栅景色,是为了强调要珍惜自然,保护古镇文化。
F.文章巧用修辞,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语言清新自然,细腻生动。
11.有人说第⑦段乌镇再怎么江南,也是秋意阑珊了中乌镇再怎么江南不通,你的看法如何?(2分)
12.文末说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6.轻灵 高贵而又深沉(2分)
7.赏析要点:白鹭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描绘白鹭飞翔时轻盈优美的身姿;云朵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它们欢快自由、轻灵飘逸的状态;晨雾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它们一哄而起、笼罩一切的景象。(任选一例,2分)
8.时间 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付与流水(2分)
9.荷塘月色(1分) 相同点:都是以眼来比喻灯光,生动形象。(1分)不同点:一写风灯的柔和,表达作者对西栅的依恋和温情;一写路灯的忽隐忽现,表达作者内心淡淡的忧愁和迷茫。(2分)
lO.A F(6分)
11.认为不通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江南作为专有方位名词不可充当谓语中心语,属于主谓成分搭配不当,或疑问代词怎么(代程度副词)也不能修饰名词江南。认为恰当的,可从词语活用和修辞角度分析:江南活用为动词性的处于江南,或借代温暖,使语言表达更加简练、新颖而富有感染力。(理由充分并与观点一致2分,理由不充分但与观点基本一致1分,缺乏理由又与观点不一致O分)
12.{1)喻指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内心亮堂起来。(2)表达返朴归真、追求淡泊宁静的思想情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