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精选八年级历史说课稿

精选八年级历史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30

导语: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_”_的图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_”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决定发动“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_”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_反革命集团和_反革命集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1971年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结束,然而_历经十年(1966——1976),积弊严重,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混乱都非常严重。如何摆脱困境,打开中国的新局面?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历史意义;

  (3)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的措施及影响。

  3、自主学习,查找问题: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P38---P40内容,然后组内讨论,查找以下问题的答案:(出示问题,用笔在书中划下相关内容)

  (1)_结束后,“左”的错误马上得到了纠正吗?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方针?之后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有何作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平反的冤案是什么?民主和法制是怎么样加强的?有何影响?

  4、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思考“两个凡是”方针是否正确?派代表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去采访十一届三中全的经历者,让学生讲述会议的概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

  (3)第三个问题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学生按照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知识提纲看书自学补充完成。

  5、教师点拨,引导学习

  (1)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就学生的讨论与回答,引导学生明白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展示和播放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图片和视频,学生观看学习后思考: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的伟大转折?学生讨论探究后,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6、当堂训练:精选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些题是本节课重难点内容,通过学生课堂训练使学生应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达到把重难点巩固消化的目的。

  7、课堂小结: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8、作业布置:假如你是生活在1978年的一名记者,请你写一篇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报道。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评委,老师给与指

  导,谢谢!

  附:

  板书设计: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纠正“_”错误“两个凡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人心所向阻挡纠错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2、召开的时间、地点

  3、会议内容:

  4、历史意义: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为刘少奇平反

  2、法制建设的加强

  一、 新课改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前提到历史人们自然会想到是背的科目,上课老师照本宣科,课下学生死记硬背。很多学生都认为学历史是个负担,往往视历史课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新课改下,我们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用活动来激活课堂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讲故事,进行社会调查,编演历史剧等。历史课不再变得枯燥,而是丰富多彩起来。现在学生不是讨厌历史而是喜欢上了历史,有了兴趣就有了学好历史的保证。

  二、新课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体现合作与探究。合作探究是我们课改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现在我们初中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桌而坐,教师走下了讲台,来到了学生中间,这种形式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讨论,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