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日月潭》微课教学说课稿

《日月潭》微课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本课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我在每个环节都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切入,让学生在书中读进、读出。以培养他们观察和朗读的能力及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本课,我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以识字和读文为主。

  主要从“创设情境,初读感知,学习词语”三个方面扫清阅读障碍,真切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欣赏美

  日月潭是美的,本文以美为线索,贯穿始终。日潭和月潭把湖水分为两半,很美;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很美;蒙蒙细雨之中,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更美(播放课件)然后配合画面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在学生感受了日月潭如画的风景之后,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孩子们,看了画面,听了课文,你的感受如何呢?”

  或许学生会说日月潭风光秀丽,或许学生会说喜爱日月潭,也或许学生会说想去日月潭看看。那么这种画面的美代替不了文字的美。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自由读读,并提出两个问题:首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学生自由发挥回答问题时,我着重引导以下几个要点。1.“日月潭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第一自然段讲的就是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因此,便很自然的引入品读第一自然段。而“群山环绕、树木茂密、名胜古迹”又是本段的重点词,这几个词我采用想一想、画一画、讲一讲地方法去解决。想想四周是山,中间是日月潭的画面,自然就能理解“群山环绕”。让学生画一画树叶,一片两片不是密,三片四片也不叫密,如果画的挨挨挤挤密密麻麻,学生自然就理解“树木茂密”。“名胜古迹”则直接由我讲解。

  那么题目为什么叫日月潭呢?为了讲清这一问题,我再次用多媒体辅助(出示课题)从画面中清楚地看出,北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这又恰好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训练是语感”而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感知前两自然段的内容之后,重点朗读品它的美。

  (二) 品读赏析不同时间日月潭的美

  知道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日月潭的名字的来历之后,接着引导学生欣赏:“清晨”和“中午”时日月潭的美,因为这两个自然段是并列性质的。因此,我还是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切入口,“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读给大家听听”。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说喜欢清晨时的日月潭,也可能会说喜欢中午时的日月潭,假如学生说喜欢清晨时的日月潭,那么我就和学生一起喜欢这一自然段(板书清晨)

  1(出示课件)找一个学生读此段。

  2出事重点句子

  “天边的晨星和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是重点句子。

  首先让学生轻而又轻地读一读这句话。

  对于“点点灯光”、“隐隐约约”、“晨星”这几个词,可能有的孩子理解,有的孩子不理解,我采用先让学生自己说,接着我来总结的办法来解决。让学生明白(板书隐隐约约)的美光不更令人陶醉吗?

  3拓展思路

  然后,配上音乐我再把此段朗读一遍,请孩子们闭上眼睛想想,你仿佛从湖水中看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品味美。

  (三) 赏析品读中午及下雨时日月潭的美,领略了清晨的美景之后。

  1(出示课件)(板书中午下雨时)找一学生读中午下雨时的日月潭这一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子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披上轻纱,周围的建筑一片朦胧”。

  3还采用让学生轻轻地读这句话的方法

  “蒙蒙细雨”“朦胧”“仙境”这几个词,肯定会有一些孩子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我还是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部分理解的孩子先说,我来点拨并加以总结。让学生欣赏到日月潭中午(板书清晰)的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下雨时日月潭(板书朦胧)的美。在讲“仙境”一词时,放飞学生的思路,看到仙境,你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