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说课稿范文五篇
导语:
3、师生互动,对比学习:
(洋流对渔场的影响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接下来让学生放宽眼界,将洋流对大陆气候的影响转移到海洋当中,提出四大渔场,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分别对四大渔场的形成、分布进行对比学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由哪些洋流交汇所形成,并在洋流分布图上标注四大渔场的大概位置。同时借用纽芬兰渔场消失这一事实培养学生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4、运用理论,分析时事,
借20__年5月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面积扩大的原因,再用辩证观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后总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三)作业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四大方面的影响,再次强调重点,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洋流对气候和渔场的影响。
结合洋流知识分析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有某一航船夏季从索马里半岛到印度,应该怎样行驶才顺风顺水(请画出简图);搜集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关的资料,试分析其形成机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灾害。
六、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纲目式板书,并用相关示意图与之相结合。纲目式板书使整个板面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中贯穿了区位理念,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人文地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然而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的复杂了,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为后面知识做辅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3.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厂布局实例了解分析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同时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鞍钢和宝钢案例对比综合分析评价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结合三明钢铁厂实例引出环境因素对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如何合理布局,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例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判断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高考中区位问题占有很突出的位置,而且知识点是后面分析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列其为重点;同时通过前面学习,对区位因素有一定认识,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更复杂,就不能孤立机械地看待各因素,须综合发展地分析同时又要抓主因,涉及政治哲学,而高一学生理性综合分析能力及科学看等问题的能力还有限,因此列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中学地理教育的被忽视,所以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太高。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例教学:创设实例情景小组活动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结合书本案例并升华到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为学生提供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引发学生质疑提高兴趣,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环境观和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