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初一音乐教案说课稿

初一音乐教案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3

导语:

  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

  ⑷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

  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

  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特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

  ⑴发声练习:1= C-F 2/4

  1 3 | 5 3 | 1 3 |

  mi mi mi mi ma ma

  5 3 | 1 0 ||

  ma ma ma

  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⑶教师点评,合上钢琴伴奏,学习打4/4拍子,跟钢琴演唱歌曲。

  ⑷分析音乐。

  ①跟钢琴演唱旋律。

  ②分析: A 16小节、复乐段结构、高音区、饱满有力、威武高大的军人形象。

  B 16小节、四句体结构、中音区、连贯抒情、发自内心的倾诉。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高潮。

  5、音乐主题: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的表达。

  6、问题:这首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唱?应突出哪个字?

  咱当兵的人 弹性而有力度地唱。

  A 有气势、饱满有力 B 连贯抒情、亲切 结尾 更深沉有力

  7、欣赏由刘斌演唱的歌曲,刘斌介绍,并可以随着刘斌深情有力的演唱而跟唱。放音乐,学生齐唱,请上8位男生上台合着音乐表演唱。

  8、教学拓展: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的话 B唱一首颂歌 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 D 画一幅美丽的画 E跳一段欢快的舞 F写一封慰问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新疆之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音乐欣赏曲目,第三课时。初中音乐第七册属于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一般音乐能力,着重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春之声》,则重点是了解、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春天美好时光。中国民族音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生活气息,是劳动人民的指挥结晶。学生通过学习,将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曲作者是马耀先、李中汉。乐曲采用维吾尔族音乐素材,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幸福生活、欢欣鼓舞的生活情绪。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乐思奔放流畅,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二、说学情:

  鉴于上述认识,我认为本课音乐欣赏要降低困难系数,利用学生已有的音乐根据教育学和人类智力发展规律表明: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这一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形象思维,而音乐欣赏恰恰就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音乐,找到切入口,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