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

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2

导语: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学生画面内容的不协调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美术教育,展开想象。画出更加美丽可爱的小熊,特别是背景。

  2、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 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各自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工具说说其中的用途。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课中很“放”地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中国地图出版社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第八课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我们上任何一堂课都要时时记住“信息技术”这个大背景,完全照本宣科是背离“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特征的。

  《电子贺卡》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教材以主题的形式呈现word的各个功能。本节课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重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中的文字输入,文本修饰,查找与替换,等操作,教材适时的安排了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内容。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知识和其它

  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会学习是重中之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2)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4)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感受学习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