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水的上游阅读
导语:
1、文章第⑥段“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真正的绝路”的含义。(2分)
2、文章第⑤段说,“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写了很多诗的原因。(4分)
3、文章最后一段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段中写了“我”的一种感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种感受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4分)
4、作者在第④段对自己读书时的泪罗江景色作了详细的描写,请从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的角度对划线处进行简要赏析。(5分)
5、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请结合我国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联系文章的主旨对这句话的含意作深层次的探究。(5分)
参考答案:
1、(2分)为了私利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环境,(1分)不顾惜传统文化,(1分)这是一条破坏家园破坏文化之根的绝路。
2、(4分)①汨罗江因两位诗人而与民族诗歌联系在一起,作者在此求学,接受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被激起了创作激情。(2分)阅读题
②泪罗江畔风光秀美,景物充满生机和诗意,启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2分)
3、(4分).①在行文结构上有画龙点晴、深化主题的作用。(2分)
②表达了“我”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灵魂。(2分)
4、(5分)①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泪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层次感、立体感。(2分)
②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以鲜活的动态感。(2分)
③语言优美灵动,简洁明快,联想丰富,如“鸟”、“碧树”、“霞光”、“清泉”等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诗意。(1分)
5、(5分).①屈原理想破灭主动求死,杜甫屡屡遭罪饥寒交迫而死,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2分)
②“上游”既可以指二者有着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创作动力与典范的能力,也可以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1分)
③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而不应该急功近利、只停留在无休止的物质追求的泥淖中,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应当成为我们后人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之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