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秋天的玉米棒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秋天的玉米棒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19

导语:

  教师提问:故事里天气怎么样?谁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白兔有没有借给它?小兔子是怎么对小松鸡说的?(跟读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小兔子没借玉米棒给小松鸡,送给小松鸡什么东西?完整的讲一遍

  四、倾听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几颗红枣”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刺猬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几颗红枣。

  教师提问:过了几天小刺猬也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你们觉得小兔子会借给它吗?那你觉得小白兔会怎么对小刺猬说啊?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都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都没借给他们,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兔子啊?

  五、倾听故事“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到最后”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教师提问:现在你还觉得小兔子小气吗?那为什么之前他不肯把玉米棒借给其他小动物?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吧?

  教师小结:原来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给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六、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1、图片讲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

  七、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运用头饰等材料在区角活动时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语文第四册第19课《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鸡、刺猬分别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没有借给他们,而是送给他们干蘑菇、豆子、红枣。到了春天,小兔种下了玉米,秋后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给他们各一筐,松鼠、松鸡、刺猬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教材借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留下种子,才有足够的粮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粮食,要从小爱劳动!

  2、学习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动力、富于想象的特点的认识,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利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丰收果实带来的乐趣。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