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扬寺的微笑》阅读理解试题
导语:
7.第①段中□□处应该填入词语的词语是_________(甲、跨越 乙、攀爬),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文中将歌特式教堂与吴哥古寺作比较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第⑩段画线部分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从吴哥寺的建筑特点起笔,意在引出作者攀爬巴扬寺的描写。
B.第④段将静穆的佛的微笑比作莲花,形象地表现出精神的力量。
C.写第⑥段印度史诗中战争故事,是为了与阇耶跋摩的微笑作对比。
D.第⑾段写乞讨者和残疾者只因为庆幸自己是幸存者,才有如此笑容。
E.第⒀段写自己修行精进认真,缘于从幸存者的微笑中得到启迪。
11.虚实结合是本文描写的一个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微笑,从虚写和实写的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12.本文与《世间最美的坟墓》都写出了陵寝的特点,但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7.乙(1分)(攀爬是奋力向上的)强调寺庙建筑的陡峭,心灵朝圣(追求信仰的高度)的艰难。(2分) 8.突出吴哥寺庙能够让信徒朝上攀爬的特点,强调个人通过努力修行方能达到崇高。(2分) 9.增强语言气势,强调人们必须经历痛苦磨难(或艰苦修炼)的过程,将所有世俗的杂念抛弃,才能达到包容一切的高尚境界。(3分) 10.C D (4分) 11.指出文中对微笑进行虚写和实写的例子(至少一处)(2分)。并从虚写和实写的关系角度进行鉴赏(2分) 12.《世》写出了托尔斯泰墓朴素的美,赞美了托尔斯泰高尚的人格,直接突出主题。(2分)《巴》写出了巴扬寺高大陡峭的特点,强调攀爬的不易,反映出修行的艰难,为揭示文章主旨作铺垫(问接表现主题)(2分)